核心提示:温州历史上的名人谢灵运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洛钼集团矿山公司职工:谢俊博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诗人谢灵运因恃才傲物,为权臣所恶,出为永嘉太守。谢灵运领着僮仆数人,一路“伐木开径”,沿始丰溪过天台,直...
温州历史上的名人谢灵运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洛钼集团矿山公司职工:谢俊博
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诗人谢灵运因恃才傲物,为权臣所恶,出为永嘉太守。谢灵运领着僮仆数人,一路“伐木开径”,沿始丰溪过天台,直向永嘉而来。一路赏山品水,几个月后,诗人谢灵运总算在邑人翘盼中,踏进了永嘉的衙门。处理公文对一个诗人来说,肯定是太枯燥了,所以在永嘉任上,谢灵运公务之余,喜欢动手做做木屐,这就是后世闻名的谢公屐,屐下有前后两齿,上山时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寻山涉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诗人就是穿着这样的木屐,访遍了永嘉山水。
谢灵运在永嘉任上,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政绩,但却是他山水诗创作的顶峰时期。他吟诵所经之路深深地吸引着后世诗人的行旅。如孟浩然四十落第后,曾漫游东南之地,从东山沿谢灵运之行迹,去永嘉访友人张子容,并一同归隐鹿门山。而李白和顾况亦接踵而至。李白登瓯江孤屿,作《孤屿诗》:“康乐上宫去,永嘉游石门,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
其实,孟浩然和李白等人游历永嘉时,永嘉已易名了。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改永嘉为温州。据《浙江通志》引《图经》记述,因其地“民多火耕,虽隆冬恒奥”,故名温州。唐朝的诗人依旧呼为永嘉,则是怀旧了。
自谢灵运之后,从东山去永嘉的道路上,行游的旅客多是唐朝的诗人,这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唐诗之路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