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姓氏有两个特点:一是源远流长,从上古时代开始中国人就有了姓氏,至今已经五千多年了;二是中国人的 姓氏是按照父亲传承的,即只是在男子中一代代相传,比较稳定。事实上,这一点恰恰与遗传学中的Y染色体的传递方式相一致,Y染色体就是只沿着男性这条脉络下传的,除了极为罕见的异常,一代代的只要是男性,就会一直传下去。现在我们都知道,人有23对(46条)染色体,其中X和Y染色体是控制性别的。在男人的精子中,一半含有X,一半含有Y ;女人的卵子含有的都是X,组成新的染色体对XX时,就生女孩;当精子中的Y与卵子X相遇,组成XY时,一个男孩就诞生了。当这个男孩再生男孩时,一定是这个Y又一次地被选中,与一个卵子X结合了。如果一个家族一直有男孩诞生的话,那么这个家族的染色体Y就一直传下来了,而且是同一条祖先染色体的复制品。
我们的祖先太聪明了,他们在五千多年前就用“姓”给自己的家族做了命名。当然,我们祖先这么做的时候,想到的不仅仅是标示自己,区别他人,很重要的是为了避免近亲繁殖。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姓氏”,就是染色体Y的“姓”因为生生死死,承载着姓的一代代的人都消失了,但染色体Y却与“姓”结合在一起,流传至今。姓的传递,就是Y染色体的传递。这真是人世与自然神奇的同构,是天人合一的典范。我认为姓氏是我们中国人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一项不亚于四大发明的发明。
中国人在传统上特别看重生男孩,这其中有着更深的生物学上的意义;男孩是染色体Y的承载者,而人体其他的45条染色体在人类一代一代的繁殖过程中被反复地打乱重组,加之配偶的染色体不断地补充进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就是基因被逐渐地“稀释”。比如你的女儿对你的基因只继承了1/2,你的孙女只继承了你女儿的1/2,随着时间的推移祖先的基因越来越少,但Y染色体躲过了被“稀释”的命运,它将随着这个家族的男性成员一直延续下去。
也许这正是中国人喜欢男孩的深层原。因为只有男孩继承了真正的祖先的一点遗产Y染色体。这才是一个家族一直没变的东西,是一个家族真正的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