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谱牒字辈 >> 内容

《苏园谢氏家乘》谱序

时间:2016/7/10 0:01:15 点击:

  核心提示:《苏园谢氏家乘》谱序  明朝谢政弼、奇二公首修族谱,备述世系、书立家传,使子孙得有所考。清朝康熙五十五年(1716)辛卯仲秋望日,主修孝廉方正谢家赞及庠生谢安谨,续修谢氏族谱,得邑侯刘公为序,慨然赞我...
《苏园谢氏家乘》谱序       明朝谢政弼、奇二公首修族谱,备述世系、书立家传,使子孙得有所考。    清朝康熙五十五年(1716)辛卯仲秋望日,主修孝廉方正谢家赞及庠生谢安谨,续修谢氏族谱,得邑侯刘公为序,慨然赞我谢氏先贤功勋德操。    清朝道光四年(1824)甲申孟冬,主修谢仁寀、谢光篪父子,总修庠生谢仁孝等,慨叹谱牒散逸,发心继修,以挽颓纲。    清朝同治九年(1870)庚午孟夏,主修太学生谢宗彬及谢宗倜感於生齿浩繁,户口盈盛,又再修。    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主修太学生谢宗彬、谢宗伦兄弟;谢德树及谢祖乾、谢祖禹父子、叔侄等众,又复修族谱。民国二十一年(1932)上巳日,谢祖乾感於自上次修谱以来,已越三十余年,支别人繁,萑荷为患,旱灾交迫,迁徙不一。兵燹之余,与族叔蔬乡、秉之;族弟志轩,族侄赓生等,重新编纂族谱。祖乾弟谢祖濂、侄谢基夏参与纂修。祖乾子谢基善、侄谢基文等参与校修。纂修谢祖乾撰《谢氏黔城北祠五修族谱序》云:“盖谱者,普也,注序世,统事实。周晋自六朝时而上,谱之於国,非诸侯不可得而谱。下及唐宋,谱之于家,士、庶得而谱焉。故欧阳氏、苏氏创诸谱系,以纪世族。纂者,集也,祖述先人之泽,传之后世也。纂修谱牒,责莫大而重焉。”其后又云:“此系人子应尽之事,又不敢以不敏辞,遂竭力尽心,简牒残笥,考诸遗文、年谱,苦心仇校,缺者补之,略者详之,荒诞者删之。采访生殁、稽查事实、继续世系,汇稿付之梨枣,日事编辑,以督其成。”    一九八八年戊辰清明节,东山谢基堂、郑家园谢基鑑、苏园谢肇芬、株山谢肇松、百丈谢肇钧等,在集体扫墓以后,于株山老墙背开会。讨论续修族谱事宜。一九八九年清明节,各祠代表决定修谱诸事。同年十月二十日,天柱祠代表谢君文、罗翁祠代表谢承虎、洞口祠代表谢玉元等,与黔城各祠代表仍然在株山老墙背开会,决定派谢基堂等去洞口修总谱,余者分六个小组赴各地串商。一九九○年庚午正月初四日,东山谢基堂、郑家园谢基鑑、苏园谢肇芬、株山谢肇松、百丈谢肇钧等,在百丈开会,组织精干力量,赴各地造册,同时分派人手去天柱祠撰稿。是年清明节,苏园谢肇芬携子谢永仲、侄谢永定前往株山老墙背开会。在听完修谱进度的工作汇报以后,与各祠代表商议,决定第六届续谱为天柱、黔城、熟坪、罗翁、洞口、怀化六祠合修,任何讨论编排形式。同年十月初二日,各祠代表四十三人在株山新屋里开会,洞口祠代表列席。讨论收款、印刷、初审等问题。一个月后,各祠代表二十八人,继续在株山新屋里开会,决定印刷为打字油印,共印一百二十套。组织力量,分审稿、印刷组,联络、收款一个组,决定从开印起,集体开餐。一九九一年正月辛未正月二十九日,主修谢基堂,总修谢肇芬,协修谢永仲、谢永定等,在株山新屋里开会,讨论印谱、发谱、交款等问题。同年清明节,族谱告竣,集体发谱。    自一九九一年辛未六修族谱以来,各地人口变迁甚巨,生殁婚嫁、迁徙调动,十分频繁。加上原来族谱是打字油印,年深日久,字迹模糊。加上六修族谱时的错讹、遗漏、增删不一,势必有再修的必要。如今资讯发达,信息丰厚,生活富足,社会稳定,是修谱的大好时机。有鉴于此,欲邀众重修,却因为老人有心无力,青年志不在此。故,权凭一人之力,先后修苏园分谱。俟条件成熟,再谋修总谱。因是,有此举之产生,有此语之吞吐。    今当新修苏园谢氏家乘,宜采正实事,补其缺略,删其荒诞,合其法制,详而志之,以备后世之考。内容、形式、规格,与以前族谱有别,今分以卷首有缘起、谱序;卷一有舆图、山川、溪池、交通、园林、墓地、墓志;卷二有源流、世系、班次、里居、迁徙;卷三有选举、仕宦、廕叙、文艺、武功;卷四有本纪、列传、宾客、史录、杂辑;卷五有女流、赘婿、外戚、幕僚;附录有兵燹、灾异、祥瑞、戏曲、歌谣、后记等七个部分,作一种新的尝试。                        ---文/心照不宣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谢氏网(www.xies5.com)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495576669@qq.com 谢氏网QQ群:333292127 粤B2-20100320
  • 本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QQ:99437381,我们会在两个工作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