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谢氏草谱原叙 族必有谱 所关重矣 观麟趾一诗由公子而公姓 而公族支分派别 奕世云 乃传之久远 散处四方 礼节不相往来 或有见面不相识者 以言水源木本 敬宗收族雍睦之义盖难之 况无谱牒稽查 则名字必多重...
谢氏草谱原叙
族必有谱 所关重矣 观麟趾一诗由公子而公姓 而公族支分派别 奕世云 乃传之久远 散处四方 礼节不相往来 或有见面不相识者 以言水源木本 敬宗收族雍睦之义盖难之 况无谱牒稽查 则名字必多重复长幼更多触犯紊乱之弊 可胜言哉 吾族谢氏 本周时申伯出封于谢 后以邑为姓诗所谓 因是谢人以作尔庸是也 迨两晋人物最盛 相国东山公 巷号为乌衣 庭多宝树政事文章冠江左久矣 厥后 上蔡为程门高弟 叠山为有宋忠臣 但牒谱无传 未遑深考当元末造
始祖 原籍浙江会稽县 以明经任凤阳府泗州学博 遇红巾之变 避乱于桃邑程子河北岸吴城乡三图 卒即葬于其处 是为桃谢之始 惜乎 始祖之字配残篇缺失 未得悉稽 仅传讳贵 贵生三子 长暹次进次荣 唯暹公世居桃邑其进公荣公两房 一迁于河南在汴梁马厂 一迁于安东(涟水)自居 桃 二世祖讳暹号文辉公至逢春等传历八世 族丁已多 至坚九世 数十年间 各支各房 新添之丁 几半于前 今不急为纪订 数传而后 年世愈远 支派愈蕃见杳后难欲成谱而无由矣 爰据平时所及 稽考详明记忆确实 订为草谱 俾后人有留心谱牒者 刊篡成书 传之无穷 其于笃宗睦族辩名定分之道 未必无少助 云是为叙
峕 康熙五十三年岁次甲午孟冬既望 觳旦
八世孙 天成 逢春 天荣 盥手原录
乾隆二十四年岁次已卯仲秋 吉旦
九世孙 坚 熏沐续撰
注:康熙五十三年为公元1714年;乾隆二十四年为公元1759年。
东山堂江苏泗阳谢氏十八世孙 中山敬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