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谢氏总宗庙——谢氏大宗祠 就坐落于村中水塘中央北岸,建筑最高大,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一五五五年),大门为歇山顶,祠内三进院落。大堂三间,木结构以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为主;二进大厅檩头之间以卷草花...
谢氏总宗庙——谢氏大宗祠
就坐落于村中水塘中央北岸,建筑最高大,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一五五五年),大门为歇山顶,祠内三进院落。大堂三间,木结构以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为主;二进大厅檩头之间以卷草花纹雕刻的叉手与托脚连结,工艺精美,体现广(州)府建筑繁华的风格;而头进建筑屋脊灰塑及封檐板木雕,均精雕细琢,采用歇山屋顶,为东莞地区祠堂少见。现存始建时用的香灶和明嘉靖三十年(1555)肇建碑刻。
大宗祠大门口两侧,树立着两排记录谢家子弟功名的石碑,展现着这个家族显赫的过去。这里坐北朝南,据说这是风水上最好的藏风聚气、凝天地灵气于此的明堂位;村北的马头山,是风水上的案山或朝山;水塘两岸民居以外的高埠,则为青龙、白虎,风水格局臻于完备。
站在祖庙处,仿佛看见许久以前。想像中这里会是一个戏台子。逢年过节,村民们都要到太公屋里拜祭祖先,他们会戴着各式各样的人物面具,围成一个大圈,手拿器具,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祭祀时,是所有土家族人的大节日,整个村子都要沸腾起来。
如今这里门楣空洞,旧时的人在哪里?
重门深锁觉亲迟,盼得花开蝶便知,不使花魂传蝶影,友来蝶梦到花知。
何时蝶欠花前债,引得花生蝶后思,好向东风求宿愿,免教花蝶两猜疑。
远处轻烟袅袅。一大片稻田散落。近处村落里亮黑色的屋顶,散发着古色古香的味道,看上去很美。村子很小,四面都是田地。这样一个古村,居然此行除了我们,没有一个游人,没人一点商业色彩。
小路旁有一眼长满青苔的古井,井上还有被无数次提水的绳子所磨出的凹痕,禁区不住好奇,我探身向深处望,井水已大半干了,想来已弃了许久。
这口井边是否也曾有过我们所不知的远古的失落的故事?不得而知,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