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明朝广东英德琵琶乡谢公盛四郎迁徙情况探究 近日走访英德部分乡镇,查英德县黎溪镇高朋高塱围谢氏族谱,该村始祖盛四郎,配祖妣邝妙仙娘,于明朝嘉靖十六年(1537年)由英德枇杷山中隅乡移居黎洞上四甲土名高塱...
明朝广东英德琵琶乡谢公盛四郎迁徙情况探究
近日走访英德部分乡镇,查英德县黎溪镇高朋高塱围谢氏族谱,该村始祖盛四郎,配祖妣邝妙仙娘,于明朝嘉靖十六年(1537年)由英德枇杷山中隅乡移居黎洞上四甲土名高塱围居住。育子一人名德荣,配廖.麦氏,生四子,长曰经,次曰纶,三曰纲,四曰纪。三世祖经字天(?)配包氏,分居清远下洞蕉坑围居住。四房祖讳纪,字天祥配徐氏育子六人:长福耀,次福寿,三福元,四福馀,五福亨,六福开,六大房后裔分迁各地,盛四郎以上世系未能查明,只知一支分迁英德大洞曲水居住,部分后裔转迁至南洋谋生。六大房中谱记谢公盛四郎在英德黎溪四百多年的开枝繁衍,遗福不浅,后裔为不忘宗德之盛,立有宗祠以祀先祖,同时还崇祀韶州祠, 高塱围宗祠还保存着—个万历年间的铜制洪钟 ,该洪钟已被列入文物保护之列,先祖为了后裔能知尊卑长幼,亲疏不紊。
立有字辈诗是: 盛德天福子 禧仕日兰芳
其中必茂秀 世远永嗣昌 ......
鉴于失散外地的盛四郎后裔,寻根溯源,理支合谱是你们的重任,值广东谢氏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的开展,希望你们能借此契机,依照字辈诗重返祖居,提供资料,理清世系。同时,我们文化研究组也会竭尽全力,依据事实资料,尽快将谢公盛四郎的历史文化与广东谢氏先祖接洽。
20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