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为了方便后人了解祖先源流及变迁分布情况,笔者以族谱源流图为主线,以中华书局出版的二十四史)为背景,参照(中国姓氏寻根)、(百家姓溯源)、(中国名人大辞典)、(辞海地理册)以及(中国历史地图)第一、二、...
为了方便后人了解祖先源流及变迁分布情况,笔者以族谱源流图为主线,以中华书局出版的二十四史)为背景,参照(中国姓氏寻根)、(百家姓溯源)、(中国名人大辞典)、(辞海地理册)以及(中国历史地图)第一、二、七、八册等资料,遵照[详今略古]的原则,简明扼要地叙述了祖先的源流英史及上坪始祖后代分居上坪境外的集居住地。由于学识肤浅,遗漏和差错在所难免,诚望众宗指正。
相传,炎帝神农氏是小典之子。因居住在姜水之滨(渭河支流),于是以姜为姓。夏禹封炎帝的后裔于台称墨台氏,商汤时改封墨台氏于孤竹国。
西周成王(公元前一○七○年至前一○四○年)封孤竹国的君子朝伯夷为申候。西周厉王(公元前八四一年至前八二七年)娶申侯的女儿为妃,生下宣王。宣王执政时(公元前八二七年至七八一年)把谢地(今河南省南阳县)加封给舅氏申侯,申侯子孙有一支迁居谢地,后代称为谢氏。据[北京晚报]报道,中国谢氏的发祥地——谢国的地域和都城,在今河南省南阳县金华乡东谢营村,这是一九九一年十月二十至二十二日在南阳县召开的中国谢氏源流讨论会上得到认定的。谢国是周代赐姓封于申国属的一个小国,国人以国为姓,即中国的谢氏之源。随着朝代更替,二千八百多年来,谢姓后裔四方散居。谢国遗址的确认,了却了全球谢氏渴祖寻根的心愿。宣王赐姓后约二十年左右,申侯为拥立东周平王(平王是宣王之孙,两人都是申侯族的外甥)在洛阳建都。申侯这支很有势力的谢氏望族,从申国谢地迁居离洛阳较近的陈留郡今河南省开封县陈留镇)开基,以辅佐平王执政,故称陈留谢氏。东晋时公元三八○年至四二○年)由第三十八代的奕公与其胞弟据、安、石、万、铁及从兄谢尚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期间,五代都是朝官。奕父裒任大卿。奕历任都督豫司翼并四州军事,安西将军,豫州刺史。奕子玄有经国之才,厉任车骑前锋将军,乃淝水之距的功臣。他率精兵八万,破秦王符坚百万兵马,是风声鹤泪。草木皆兵的来厉。奕孙瑛是广信侯,秘书郎,东晋安帝赐给瑛府第为[宝树堂]。奕曾孙灵运博览群书,是江南大富翁,江左第一才子,南朝宋武帝时任大尉,少帝时任永嘉太守,是六朝最有成就的诗人,开创文学史上山水诗一大流派,晋末袭封康乐公又称康乐。在晋史书的索引中,有一百零八名谢姓文武官员。至南朝梁(公元五百年间)由第四十五代的华公再迁居临江金水(今江西清江县临江镇)至前唐末(公元九百年间)由五十九代澧公再迁居广信金溪(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至七十五代的枋得公从广信迁居江西弋阳。枋得字君直,号叠山,聪明过人才华横溢,观书五行俱下,一览终生不忘。保佑四年(一二五六年)与文天祥同科进士,试考官,中兼经科除教授建宁府。德佑元年始,历任宋江东提刑,江西诏渝使,知信州等职。是原本[千家诗七言部分的选辑者。诗中[蚕妇吟]、[庆全庵桃花]两首名诗,乃公所作,故称枋得诗人。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被元兵攻破后,公元一二七六年在江西起兵抗元败绩。奉母入建宁唐石隐居。易姓埋名避兵乱,偶建阳市卖卜被元官发现,请公出仕,公作[却聘书]拒之。福建参政魏天佑强押燕京(今北京市)公始终不屈绝食而死。时年六十四岁。子定芝护父骸骨归葬唐石山仙人庵背座东向西。门人私谥[文节]称号。[中国名人大辞典]及[宋史]第三十六传和三十八传对枋得,枋得母桂氏,枋得妻李氏的英史均有详细记载。今上坪洞中建有叠山宗祠。枋得长子兰芝在福建连城汀州开基;三子定芝在潮州大埔桃山乡开基。后有部分子孙迁江西安远,龙南临江(南亨)落居。次子熙芝于一二七九年抱谱南迁至虔之锡州(今江西赣县沙地乡攸镇,赣江中的一个小岛)开基,以存宗祀。四代传至伯谨,生二子:景文、景和。景文长子复海迁江西信丰小江开基。部分后代又迁回锡州毗邻龙屋组定居。次子复渊于一三七○年迁连平上坪开基。景和长子复澈于一三七○年迁连平陂头开基。次子复浓迁江西龙南黄陂开基。三子复澈当时留居锡州,至清朝末全离锡州散居江西兴国赣县及广东翁源、博罗、龙溪、连平隆街、岑告、梅洞等地。
复渊少时周游江西、福建、广东行商,当商游至福建汀州时成家室,生子石哥、广福。石哥次子志清迁下坪大坪开基,后部分进入连平城居住;石哥四子福杨之子龙佑护祖骸骨迁连平溪山鸦陂围开基。福广因曾任元本末登仕郎,为避明朝株连受害隐姓流浪他乡,至第四代才定居连平腊溪,部分后代又迁英德。复渊返锡州继娶周氏生三子:福宝、福珍、福禺页 ,在福禺页 出生第二年周氏病故,时年四十二岁。明洪武三年即一三七○年,五十三岁的复渊携福宝(八郎十九岁)福珍(九郎十六岁)福禺页 (十郎四岁)迁上坪开基。复渊一三七七年病故时年六十岁。福宝(八郎)的后代迁隆街东埔开基。福珍(九郎)生五子:仲玄、仲斌、仲端、仲铣、仲叔为左族。福禺页 生十一子:仲荣、仲承、仲华、仲富、仲贵、仲马、仲智、仲辉、仲宏、仲文、仲海为右族。左右两族的裔孙一部分留居上坪,另一部分从始祖第三代起先后散居澳门、四川、广西、江西全南、高锡、古楼岗、乌桕坝,广东省乳源、翁源、曲江马坝、高州、龙川、紫金、东莞、河源锡场、半江、船塘、石尾坑、新丰大席、和平合水、热水、澄溪、长塘、下车、大坝、岑江、青州、氵利 源、陈坑等。迁至和平的大部分是斌祖派的本厚之子璟、瑛、珍、琳、樟兄北五人从河源船塘迁去的,现已繁衍有一万二千多人,他们另立族谱。散居本县内的有忠信官陂、大湖石马、向阳、溪山丰盘、歧山、船洞、山下、坳下、田源河头、菘岭沙心、内莞蓝州、马口头、元善镇增坝、鹤湖、新龙、东河、九连横江上营、湖竹坝及连平城内等……从西周宣王赐姓至今历经二千八百多年,繁衍了一百一十九代,其中上坪始祖开基至今有六百四十二年,繁衍了三十七代。正是[宝树家声远,乌衣世泽长]!
上坪谢氏始祖复渊公第十九代孙 振雄摘自
《连平上坪谢氏族谱》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