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肇庆莲塘谢氏大宗祠(云道公祠)重建 公祠简介 谢公云道(又名初二祖)为莲塘谢氏之始祖。承载先祖荣光,启迪后人励志,繁衍生息,开枝散叶,居功至伟,造福甚远。 莲塘建筑物种类和形式多种多样,民房...
肇庆莲塘谢氏大宗祠(云道公祠)重建
谢公云道(又名初二祖)为莲塘谢氏之始祖。承载先祖荣光,启迪后人励志,繁衍生息,开枝散叶,居功至伟,造福甚远。
莲塘建筑物种类和形式多种多样,民房、学校、祠堂、寺观、庙宇、商铺、公所、门楼、牌坊、茶亭、门类众多。民房的样式与区内各村和高要市农村大致相同,多为人字斜顶单间结构,少数是厅、房、廊、天井合座式。祠堂是村内公共建筑物中最讲究的一类。原有十多间,其中“云道谢公祠”规模最大,有两主厅,一檐、栱、楹、柱则用硬木制作,精雕细刻花草、蟠龙、祥云等图案,花纹和故事图,施油彩。祠堂前原来树立的、标示科举功名的“围杆夹”和“题名碑”现在仍有一部分得以保存。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莲花镇莲塘村
莲塘谢氏宗亲:
大家好!时间进入2012年,在新的一年里,祝各位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财源广进!
对于大家非常关心的,并议论了多年的重修莲塘云道祖谢氏大宗祠这热点问题,现以公开信的方式,向众宗亲沟通信息,汇报情况。
众所周知,莲塘谢氏大宗祠,是我们共同的嫡系祖先谢云道祖公在此开基创业的见证,是我们谢氏族人历史文化的礼制建筑,是我们宗亲亲情的维系中心和精神凝聚力的象征,是我们谢氏宗族的发祥地。
据考证,宗祠始建于明朝,清朝扩建重修。祠堂三进两廊两厢,青砖瓦木结构,纵深40.50米,宽23.30米,主体建筑面积946平方米,祠堂前面是小广场。它是一座高大、雄伟、装饰华丽的明清时代特色的岭南古祠建筑,如果保存至今或超500年历史。由于历史的原因,1955年宗祠被拆改作国家粮仓,至使宗祠面目全非,文物被毁殆尽,荡然无全,可惜之至,真令人痛心疾首,即有万金,也无法弥补啊!改革开放前夕,粮仓迁址,祠堂归还莲塘村,后来市、区政法系统在此设点作禁毒、戒毒教育基地。
公祠现状
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党和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在历史文物保护方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制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激发起全国上下保护文物,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热潮。在这种形势推动下,也激起了本村、本地和由莲塘始祖开枝五湖四海的谢氏宗亲族人对修复谢氏大宗祠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分居广宁、四会、三水、怀集和本区各谢姓乡村族人曾多次派代表到莲塘聚首商讨此事。于是莲塘人以“莲塘谢氏宗亲联谊会(筹)”的名义,于2007年写申请、报告给肇庆市和鼎湖区政法委及上级领导,申述理由,要求其迁址,归还宗祠旧址给我姓村民,以便修复大宗祠。上级机关和领导理解民意,体察民情,亦被我们的真情所感动了,于2008年把宗祠旧址归还了给我莲塘村了。正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祠堂这段历史苍桑需记取,抚今追昔,共同为修复祖祠作好思想和财物的准备。
目前旧址现状是两边两厢前几年已倒塌,粮仓主体部分也相继倒塌,只是正门口还保留原样遗迹。开门进去,可见一片狼籍,令人心酸,若祖先有灵,众裔孙不知作何交代。谈到重修问题,实也尴尬,还未实施。
公祠现状
但已俱“天时地利人和”,时机已成熟了。族中已有能人志士站出来了。现向大家汇报一个喜讯,2012年3月3日(农历二月十一),由莲塘村二十多位宗兄弟,包括外出的、致力修祠的有识之士,以谢氏子孙的身份齐集家乡,举行会议,共商修祠大事。他们是莲塘一组村谢文(肇庆市莲保特种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广如(居肇庆、转业军人、退休干部),谢基洪(新任莲塘村村副委主任),谢杏华(莲塘村委党支部书记),谢炳辉(莲花镇党委书记),二组村谢炳南(莲塘村委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三组村谢伟国(精记、三组村村长),谢润康(三组村干部),谢志忠(居肇庆、高要市人大副主任),谢广成(居广利、退休干部),四组村谢志成(退休干部、工程技术员),谢炳行(原四会市教育局长),五组(四巷村)谢志和(个体建筑公司经理),谢静深(原莲花中学副校长),六组村谢卓(个体工商户),谢国良(莲塘村委副主任、村党支部副书记),七组即东南门谢佛南(七组村村长),谢仲南(原永安卫生院长、居肇庆),谢广强(居肇庆、个体商户)。
公祠现状
会议议程是,1、对修复谢氏大宗祠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意义进行讨论;2、推举人选、组建《谢氏大宗祠筹建委员会》;3、近期筹建的工作步骤、安排。
到会的兄弟对修祠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意义进行深入的讨论,发表了很好的意见,达成如下共识:
(1)、修复谢氏大宗祠是响应国家号召,保护文物,抢救非物质文件遗产,落实文物保护法,贯彻文物保护方针的具体行动。
(2)、修复谢氏大宗祠,并利用好,派上新的用场(如作老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科普园地、扶贫助学基金会址、宗亲联谊会址等等)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是与党和国家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相适应的。
(3)、修复谢氏大宗祠,有利于促进宗亲和乡邻的和谐团结、社会安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公祠现状
(4)、莲塘村是远近闻名的名乡大族,修复谢氏大宗祠,是谢氏宗亲的体面。要努力搞好各项事业的综合治理,发展经济,争创文明村,其影响力巨大、可重塑莲塘人的美好形象。莲塘人光荣,谢氏宗亲光荣,我们这代人争气。
大家对重修宗祠充满信心,认为本宗亲族人人口众多,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日上,财力资源丰富。加之人才辈出、本村村地和居各县市及港澳海外宗亲中,涌现了不少名人、名士、大专业户、企业家、商业家。只要我们深入宣传发动,使所有宗亲知道,今盛世修祠,是谢氏后裔弘扬祖德,尊祖敬宗,激励后人的义举,宗亲们必深明大义,定然涌跃参与捐资赞助,谢氏大宗祠必然“东山再起”。
到会兄弟共同认识到组建修祠领导机构的重要性,决定成立《谢氏大宗祠筹建委员会》,委员应由村下属各行政村村长、村地各县市宗亲乡村干部及有胆识、有能力的兄弟组成。委员会内设财务组、宗亲联络组、秘书组、施工组。
会议决定成立《谢氏大宗祠筹建顾问委员会》,委员由外出工作(含港澳海内外)的,在党政部门工作的,年长退休的热心兄弟组成。顾问委员有责任始终关心、过问、支持、或具体参与修祠工作。
会议推举莲塘一组(布下村)谢文,二组村谢炳南,五组村(四巷村)谢志和,担纲《筹建委员会》常务主任和常务副主任职,组织执行实施修祠的各项具体工作。几位兄弟乐意接受任职。群龙有首,世事可成,皆大欢喜。
最后,由几位主任、副主任布置近期工作,设立《谢氏大宗祠筹建委员会》办公室地点——在原莲塘大队办公室的祠堂(曾祖),要挂牌、刻章,开立筹款集资公信帐户,并准备发通知,出倡议,在近期召开有本村、本地和各县市宗亲乡村干部参加的修祠联席会议,成立《筹建委员会》开展下一步工作。
本信所写似长,然意令宗亲知其祥,即是通讯报导,又作宣传发动,激励大家,同宗同族,同心同德。今“万事惧血,只欠东风”,我族人多势众,柴多火焰高,相信众宗亲一定会积极响应,积极配合,捐资赞助,成就宏愿的。
此致
族亲
莲塘谢氏宗亲联谊会(筹)
2012年3月3日
(此信可传阅、复印、并在各宗亲村中张贴)
莲塘谢氏宗亲及社会热心人士:
大家好!首先,恭祝各位身体健康、家庭幸福、龙年吉祥!
木有本,水有源,尊宗敬祖,人之常情。莲塘谢氏,乃东晋豪门望族之世胄嫡裔,广府之域遐迩闻名。在以往700多年的历史演化进程中,出现不少英豪俊杰,成就许多非凡业绩。
谢公云道,为莲塘谢氏之始祖。承载先祖荣光,启迪后人励志,繁衍生息,开枝散叶,居功至伟,造福甚远。
然而,其宗祠历经岁月销蚀,用途几度变更,架构损毁,梁柱残朽,瓦破颓墙。目睹此种情状,众位宗亲深感不安,因而达成共识,决意对宗祠予以重建。
捐款动员
为弘扬先祖之雄烈,展现吾辈之奋为,前续源绪,后延流脉,敦亲睦族,联谊惠群,遂于龙年初春,成立谢氏大宗祠筹建委员会,负责发动捐款与筹划基建相关事项。现经建筑专业人士实地勘察,拟出预算方案,大约需用资金300万元,为玉成此事,谨向在本地乡间生活常住,外出在大陆范围成家置业,旅居港澳台或海外宏图发展的各位谢氏宗亲以及社会热心人士,发出捐款重建宗祠倡议。期盼大家积极行动,踊跃捐款,共襄善举。凡有捐款者,皆红纸上榜,并记入芳名册同时网上公布,其中达200元者用云石刻列芳名,达5000元者赠送荣誉证书和纪念品,达10000元者赠送荣誉证书和牌匾。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宏发骏业、大展鸿图!
捐款动员
莲塘谢氏大宗祠筹建委员会
2012年3月25日
主 任:谢 文
常务副主任:谢炳南、谢志和
副 主 任:谢杏华、谢国良、谢基洪、谢荣基、谢佛南、谢凯贤、谢伟国、谢庆洪、谢伟权(古遗)
谢国庆(古遗)、谢志权(独岗)、谢国忠(四会)、谢达通
顾 问 组:谢国华、谢志成、谢炳行、谢广如、谢树清、谢仲南、谢曾卓、谢家声、谢祺光、谢白二、谢和
谢谷二、谢剑影、谢廷显、谢番九、谢桂森、谢广兴、谢振来、谢福八、谢德明、谢仲明
秘 书 组:谢广成、谢静深、谢永强
财 务 组:谢炳文、谢三娣、谢景然、谢耀南
委 员:
一 组:谢建成、谢三和、谢才和、谢长洪、谢成二、谢候基、谢永洪、谢三、谢伟光、谢德成、谢达如、谢有、
谢梁二妹、谢小强、谢广朝、谢国洪
二 组:谢海权、谢国洪、谢柏盛、谢志洪、谢国二、谢金海、谢金明、谢仲权、谢锦芳、谢广生、谢海生、谢五仔
三 组:谢绍洪、谢达立、谢二康、谢友泉、谢建明、谢伟明、谢业明、谢波六、谢建洪、谢广洪、谢苏记、谢明
四 组:谢炳泉、谢启山、谢亚胜、谢沛、谢伟强、谢荣、谢坚谋、谢祥、谢振东、谢桂兴、谢葵、谢肇文、谢鉴明、谢三福、谢文建、谢国宏
五 组:谢国明、谢三九、谢志坚、谢国深、谢泽深、谢国、谢松南
六 组:谢友志、谢焕球、谢仲兴、谢炳坚、谢八、谢仲南、谢元荣、谢广球、谢卓、谢东志、谢达明、谢牛六
谢可征
七 组:谢高才、谢伟斌、谢耀南、谢建光、谢佛光、谢桂友、谢桂洪、谢叶南、谢广强、谢艺斌、谢建洪、谢伟明
谢留光
大 寨:谢冠昌、谢荣生、谢润明、谢中平、谢刘惠梅
分界村:谢少华、谢桂华、谢海华
古 遗:谢志强、谢寿年、谢志伟、谢彦光、谢伟生、谢志权、谢佛兴
四 会:谢学标、谢国洪、谢德光、谢福全、谢锡均、谢平、谢文亮、谢伙生、谢绍全、谢国干
广 宁:谢伟清、谢德明、谢学友、谢学军、谢文雄、谢学明、谢文泉
三 水:谢绍鹏、谢志昌、谢晓芬、谢俊贤
怀 集:谢永雄、谢康芬、谢朝芬
大江村:谢志光、谢志荣
水 坑:谢候世、谢志成、谢国舫、谢宜恭
高 要:谢启华、谢伟才、谢应初、谢广荣、谢子祥、谢启贤、谢广强、谢可超、谢财基
黎塘角:谢伟成、谢成昌、谢志新、谢德瑞
莲塘谢氏大宗祠筹建委员会
2012年3月25日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