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焕彩,宝树增辉
——连平上坪谢氏始祖复渊公墓重修记
复渊公,号寿山,连平上坪谢氏开基始祖,是南宋民族英雄谢叠山(枋得)第五代孙,生于元朝延佑丁已年(公元1317年)5月18日,殁于明朝洪武乙卯年(公元1377年)8月29日,后裔葬其于距县城六、七公里的下坪分水坳黄沙坑,座南向北,称“风吹罗带”形。
复渊公于元朝末年(约1370年)由江西赣县锡州迁连平上坪开基创业,白手兴家,至今640余年,繁衍子孙近三十代,后裔分居在大江南北及海内外,人口数达十多万之众。复渊公生有十子;一郎石哥,二郎传二郎,三郎福千,四郎千四郎,五郎兴五郎,六郎仁六郎,七郎钦七郎,八郎福宝,九郎福珍,十郎福颙。
据记载复渊公墓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由于长久失修,已破烂不堪。五十年代又由于历史原因,遭人为毁损,拜台崩裂,就连碑石也被撬走,大损灵气,五十多年来祖公进出无门,后裔祭祀,无牌可敬,众宗亲无不扼腕长叹、深感不安。复渊公墓是连平上坪谢氏家族最早的祖墓,复渊公一脉繁衍出众多杰出人物,文能兴邦,武能安国,复渊公忠孝厚道、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家风是我们所有宗亲父老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复渊公墓是供奉先祖神位、弘扬祖德、激励后人及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也是连平上坪谢氏宗族文化的主要象征。情缘割不断,血脉总相连,重修祖坟需要复渊公后裔同宗族人共同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努力,尽自己一份孝心,完成先祖一件事业,以供后人瞻仰。
欣逢盛世,国泰民安,四海宗亲,溯本追源,敬念祖宗。2010年9月26日,在上坪飞虎山庄饭店,由上坪谢氏族人发起,150多名来自深圳、从化、增城、博罗、河源、翁源、和平、连平、江西等各地谢氏宗亲代表参会,大家欢聚一堂,共叙情谊,共商善事,其情浓浓,其意切切,会议筹备并成立了上坪谢氏始祖墓重修理事会,大家一致推选三昌宗亲为理长,盘石、赞生、凤鸣、石仲、伟强、刘雨、文淦、东明、运强宗亲为副理事长,石培宗亲为秘书长,理事会内设秘书组、财务组、施工组、监督组。会议决定:筹集资金对祖墓进行重修,以旧修旧,恢复原貌,以达到告慰先祖、发扬祖德、爱国爱族、团结广大宗亲之目的。在重修理事会的积极推动下,谢氏族人热心捐款、慷慨解囊,三昌、雄鹰、盘石、振雄、刘雨等四十余宗亲还带头当场捐款,当天共捐款七万多元,在之后的广泛宣传下,各地宗亲踊跃捐款,总共筹集资金53万元人民币,有道是“片片真情颂祖德,张张红币献善心”。大家出钱出力、建言献策、慷慨出资,为重修祖墓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程历时八个月的紧张施工,于公元2011年农历四月初八建成竣工,这次复渊公“风吹罗带”墓重修,并铺设一条1.3公里长的水泥路直达墓前,在中段一处景致很美的千年古老大荷树处,修筑一个水泥坪,有供人休息的水泥凳,费用支出总额为22.5万元。在重修过程中,得到了全体谢氏族人及谢氏宗亲贤达、陂头、从化等县内外谢氏宗亲和陂头复澈公后裔及陂头乡亲联谊会的大力支持。理事会成员更是不辞劳苦、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为祖墓重修作出了重要贡献。重修后的祖墓焕然一新,墓旁石狮护卫,翠柏环绕,气势宏伟,华丽而庄严,有语颂:“复渊墓前重重山,日看三村又三坪;夜观万家灯火亮,荫福裔孙万万年”。
公元2011年5月14日在祖墓前隆重举行圆工庆典,出席庆典的有陂头乡亲联谊会代表、陂头复澈公后裔宗亲代表、上坪陈氏乡亲代表,和来自省内广州、深圳、珠海、河源等地及省外广西、江西等各地复渊公后裔共1000多人,大家满怀喜悦的心情,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复渊公“风吹罗带”祖墓重修圆工,这是我们连平上坪谢氏族人可歌可贺、欢欣鼓舞的盛事,有语颂:“五月十四大典庆,复渊后裔拜祖前;祖宗有灵荫裔孙,祝愿世代丁财盛”。世事沉浮,江山不老,复渊公墓依然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群峰拱簇,竹苞松茂;龙乘地脉,凤蔚人文,山水增色,万家润泽,灵气覆地,精华禀山,上慰先祖,下泽子孙;地灵人杰,兰桂腾芳,乌衣焕彩,宝树呈玉。谢氏家族一贯以忠厚诗礼为传家之本,延续千秋万代,让我们团结起来,继往开来,弘扬祖德,为建设更加辉煌、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对热心支持祖墓重修并慷慨捐资的广大宗亲、友人;对不辞劳苦、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并作出重要贡献的理事会成员,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我们在此共同祈祷先祖有灵,护佑谢氏后裔子孙千秋万代,房房富贵,年年丰收,各位宗亲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事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