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谢氏人物 >> 内容

谢氏名人

时间:2018/10/10 22:18:31 点击:

  核心提示:谢氏人物...

     谢玄(343~388)东晋名将。字幼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宰相谢安侄子。21岁时为大司马桓温的部将,后官至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诸军事。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东晋太元二年(377),为抵御前秦袭扰,经谢安荐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他招募北来民众中的骁勇之士,组建训练一支精锐部队,号为“北府兵”。四年,率兵在盱眙(今江苏盱眙东北)、淮阴(今属江苏)和君川(盱眙北)等地击败前秦军的进攻,进号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八年,在淝水之战中,任前锋都督,先遣部将刘牢之率部夜袭洛涧(即洛河,今安徽淮南市东),首战告捷;继而抓住战机,计使秦军后撤致乱,乘势猛攻,取得以少胜多的巨大战果。九年,率兵为前锋,乘胜开拓中原,先后收复了今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地区。十二年,因病改任左将军、会稽内史。翌年逝世。被晋帝追封为车骑将军,谥号献武。


     谢道韫(约376年前后在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东晋女诗人。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的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之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公元399年王凝之为孙恩起义军所杀,她一直寡居会稽。谢道韫识知精明,聪慧能辩,叔父谢安曾问她:“《毛诗》何句最佳?”答:“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安称赞她有“雅人深致”。一次谢安召集儿女子侄讲论文义,俄而大雪骤下,安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安侄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这一咏雪名句,盛为人所传诵。今存散文《论语赞》一篇和《泰山吟》(一作《登山》、《拟嵇中散咏松诗》二首。《拟嵇中散咏松诗》借歌咏松树以抒发人生无常的感慨。

谢道韫和丈夫王凝之有四子一女。四子是蕴之,平之,亨之,恩之。一女成人后嫁给庾氏。据《晋书"烈女传》记载,谢道韫的子女在孙恩之乱中全部遇难,所以说,她虽出身名门,却也命运多舛。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因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为客儿,世称谢客。又因他是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故又称谢康乐。晋末曾出任为琅琊王德文的大司马行参军,豫州刺史刘毅的记室参军,北府兵将领刘裕的太尉参军等。入宋后,因刘裕采取压抑士族政策,降爵为康乐侯,出任永嘉太守,临川内史等职。元嘉十年(433)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

谢灵运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谢灵运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谢灵运的诗歌大部分描绘了他所到之处,如永嘉、会稽、彭蠡等地的自然景物,山水名胜。其中有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如写春天“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写秋色“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写冬景“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等等。从不同角度刻画自然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

谢灵运的诗歌虽不乏名句,但通篇好的很少。他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但尽管如此,谢灵运以他的创作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从此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


    谢枋得(1226~1289) 南宋文学家。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今属江西)人。宝□四年(1256)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次年复试教官,中兼经科。又应吴潜征辟,组织民兵抗元。同年任考官,因得罪贾似道而遭黜斥,咸淳三年(1267)赦还。德□元年(1275),以江东提刑、江西诏谕使知信州。元兵犯境,战败城陷,隐遁于建宁唐石山中,后流寓建阳,以卖卜教书度日。宋亡,寓居闽中。元朝屡召出仕,坚辞不应,终于被强制送往大都(今北京),坚贞不屈,绝食而死。门人私谥文节。

谢枋得为文推尊欧、苏,认为"欧苏起遐方僻壤,以古道自任,发为词华,经天纬地,天下学士皆知所宗"。他对宋末文风颇表不满,指出"七十年来,文体卑陋极矣"(《与杨石溪书》),于是以振兴斯文自任。他的散文格调高奇,很有气势。《上丞相刘忠斋书》写得慷慨愤激,义正词严;《送史县尹朝京序》。则有见解有感情,于唐宋赠序文中,颇具特色。还有《宋辛稼轩先生墓记》记辛弃疾垂殁之语,以为其"精忠大义,不在张忠献、岳武穆下",高度评价辛弃疾的爱国精神,也正反映了他自己的节操。

谢枋得诗伤时感旧,沉痛苍凉,诗风朴素端正,有时也饶有韵致。如《武夷山中》写道:"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述其转徙山中的十年岁月,颇含隐痛。《初到建宁赋诗一首》是他北上前的诀别诗,起句即以"雪中松柏愈青青"自喻,高风亮节,视死如归,亦感人至深。

    谢安(320~385)中国东晋政治家。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其家族是流寓江东的北方世家大族。沉静有识鉴,少有名望。屡次谢绝征召,与王羲之、支遁等遨游山水,以音乐诗文自遣。年逾 40才出仕,历任征西大将军桓温司马、吴兴太守、吏部尚书、中护军。桓温专擅朝政,太和六年(371)废皇帝司马奕为东海王(后改封海西县公),立司马昱为帝(简文帝)。次年简文帝卒,桓温因简文既未禅位于己,又未受命摄政,率大兵入朝将发动政变,慑于谢安等人,未果。司马曜(孝武帝)继位,桓温又求加九锡以准备禅让,谢安等故意拖延,至温病死,使东晋统治延长了47年。桓温死后,孝武帝年幼,谢安累官至侍中,独综朝政,政由安出。谢安为相施政宽和,不以察察为事。为了拱卫京师,培植朝廷军事实力以抗衡长江上游,将北来侨民征募为北府兵,由侄谢玄统率,改变了荆、扬两重镇的均势。前秦攻下梁、益,占领襄阳,又南进徐、淮。太元八年(383),苻坚以号称百万之众伐晋,京师震恐。谢安任征讨大都督,坐镇建康,运筹帷幄,指挥谢玄等取得淝水大捷。翌年九月,谢安请求北伐,令谢玄为前锋,收复徐、兖、青、司 、豫、梁6州(今山东、河南、陕西南部地区),但谢安父子叔侄遭会稽王司马道子(孝武帝同母弟)倾陷排斥,未竟其功。自淝水之战后,进位太保、太傅,声望极高。荆、江2州刺史桓冲死后,朝议以谢玄继任。谢安为消除疑虑并调和荆、扬关系,任命桓石民为荆州刺史、桓石虔为豫州刺史、桓伊为江州刺史 。但他仍不为司马道子所容,被迫以抵御前秦为名北赴广陵 ,筑新城留住。后病剧,死于建康。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她父亲谢葆璋参加了甲午海战,抗击过日本侵略军,后在烟台创办海军学校并出任校长。
 冰心是世纪同龄人,一生都伴随着世纪风云变幻,一直跟上时代的脚步,坚持写作了七十五年。她是新文学运动的元老。她的写作历程,显示了从“五四”文学革命到新时期文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伟大轨迹。她开创了多种“冰心体”的文学样式,进行了文学现代化的扎扎实实的实践。她是我国第一代儿童文学作家,是著名的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她的译作如黎巴嫩凯罗.纪伯伦的《先知》《沙与沫》,印度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园丁集》及戏剧集多种,都是公认的文学翻译精品, 1995年曾因此经黎巴嫩共和国总统签署授予国家级雪松勋章。她的文学影响超越国界,作品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得到海内外读者的赞赏。 
  1999年2月28日21时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冰心逝世后,党和人民给她以高度的评价,称她为“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也就是说,冰心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她把她的一生都献给了孩子、祖国和人民,献给全社会和全人类。冰心的名言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她的一生言行,她的全部几百万的文字,都在说明她对祖国、对人民无比的爱心和对人类未来的充沛信心。她喜爱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经过历史积淀下来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她热爱生活,热爱美好的事物,喜爱玫瑰花的神采和风骨。她的纯真、善良、刚毅、勇敢和正直,使她在海内外读者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中国人民为有冰心这样的文学大师而自豪。 
  冰心去世之后,唁电如雪片一般飞来,表示哀悼的,既有文学界的老前辈、也有充满童心的小读者,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朋友,此时,灵堂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前来向冰心作最后送别的,他们中有的是专程从外地赶来送别冰心的,前来送别的多达数千人。正在参加中国作协第五届第四次全国委员会议和中国文联第六届第四次全国委员会议的作家艺术家们也来向冰心老人告别。福建省副省长潘xx等,代表家乡人民向冰心送别。向冰心送别的每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枝红玫瑰,向冰心老人三鞠躬,然后轻轻地将红玫瑰搁在冰心老人的身边,渐渐地冰心在一片红玫瑰的海洋中升腾、升华。
     谢觉哉(1883—1971) 中国当代政治家、著名法律工作者。湖南省宁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期从事党的宣传教育工作。1934年参加长征。民主革命时期,历任中央苏维埃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长、司法部长、中央党校副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历任内务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国政治法律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谢觉哉是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之一。他长期从事人民司法工作,参与了各个革命时期的立法工作。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与了《劳动法》、《土地法》、《婚姻法》等法规、法令的起草工作。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组织起草了《新民主主义宪法》、《民法》、《土地改革法》和《惩治战犯条例》等法律草案。他在司法实践中一贯主张依法办事,指出“没有法制就谈不上什么民主”。他强调人民法院应该独立行使审判权;审判时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
 谢觉哉同志是我党的优秀党员、“延安五老”之一、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1884年出生,湖南宁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他在中央苏区任内务部长时,主持和参加起草了中国红色革命政权最早的《劳动法》、《土地法》等法令和条例。1934年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内务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等职。

      谢晋1923年2月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一个书香门第。童年在上海求学, 1941年考人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受到中国著名戏剧家曹禹、焦菊隐、马彦祥等师辈教导和培育, 1943年辍学后,跟随马彦祥、洪深、焦菊隐去重庆中央青年剧社工作。在《少年游》、《黄花岗》、《鸡鸣早看天》等剧中任剧务、场记和演员,这时他确立了向导演专业发展的志向。

1947年至1948年开始电影导演生涯,从影后第一部担任副导演的影片是吴初之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讽刺喜剧《哑妻》。他的成名作是《女篮五号》与《红色娘子军》。由谢晋导演的许多影片曾频频在国际、国内获奖,他是目前中国获奖最多的电影导演。1983年、1985年和1992年法国、美国、印度分别为他举行“谢晋电影回顾展”。他的作品得到国内外几亿观众的承认和喜爱,海外影评家们赞誉谢晋为“当今国际影坛上最有名望的中国人”!谢晋的影片充满着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精神,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个性。他说:“我深信一部影片必然倾注导演最大的激情,是艺术家人品、修养的结晶,也是一次生命的燃烧。”“我拍影片更多的追求美育作用、警世作用 ,希望对祖国、对人类贡献美??
谢晋曾三次担任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主任委员,还曾经担任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印度国际电影节、塔什干电影节、阿尔及利亚电影节、马尼拉国际电影节评委。

谢晋还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会员、美国电影导演工会会员、谢晋曾担任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和中国第四届长春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目前,谢晋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客座教授。 

1992年8月8日成立上海谢晋一一恒通影视有限公司,谢晋任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 1995年任董事长。 1993年3月任上海谢晋一一恒通明星学校校长,1995年5月任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院长。1998年4月谢晋个人荣获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1998年6月获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颁发的中华文学及艺术家金龙奖。历史拒绝琐碎。在中国人好不容易过完一个世纪的时候,一切细微的光点都已黯然失色,只有那些连贯的努力、不懈的追寻、密集的成功,才能被历史认知。谢晋己被历史认知了,因为他结结实实的拥有半个世纪。他给了人们一种信心:即使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中国文化也可能出现以生命历程组接成的大手笔,下一个世纪的中国文化,正可由此开启。

如果把二十世纪分成前后两半,要举出后半个五十年中影响最大的一些中国文化人,那么,即使把名单缩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谢晋。

一代有一代的文化。在二十世纪,电影是无可置疑的文化强者。文化的层次很多,但其中最令人神往的实现方式,则是社会大众的群体性投入。一部优秀的电影上演,常常成为一种全民的节日,谢晋和其他杰出的电影艺术家,就是这种节日的执掌者。人无分老幼,地无分南北,谁都叫得出他们的名字,谁都可以评说他们的得失,因此,这片茫茫大地,给了他们最真实的文化地位。历来向社会公开的文化,最少虚假性。 

与其他电影艺术家相比,谢晋的特殊性在于他整整工作了五十年。按说工作五十年的人也不少,但谢晋从青年时代一出场就快速地成了主角,此后一直有声有色地保持着指挥若定的主角地位,从让人眼睛一亮的《女篮五号》到让人热泪盈眶的《鸦片战争》,始终让万人瞩目,这种情况不多见。即使在国际文化界,这种以五十年的时间一直拳打脚踢地站立在一个行业的第一线的例子也是罕见的。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谢氏网(www.xies5.com)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495576669@qq.com 谢氏网QQ群:333292127 粤B2-20100320
  • 本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QQ:99437381,我们会在两个工作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