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郡谢氏,是中古中古时代一个以陈郡阳夏县(今河南太康县)为郡望的士族,与琅琊王氏、颍川庾氏及太原王氏同为鼎盛于东晋的士族领袖。自东晋至于陈朝,子孙蕃盛,名士辈出,百年不绝,常与琅琊王氏并称为王谢。东晋时五斗米道领袖孙泰谋划作乱,会稽内史谢輶首先揭发了他的阴谋,使得孙泰之侄孙恩对陈郡谢氏极为痛恨[1],孙恩作乱后便杀了谢逸、谢明慧、谢冲及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谢邈的学生仇玄达在投奔孙恩后甚至将谢邈全家灭门。侯景之乱时,陈郡谢氏与琅琊王氏,因拒绝联姻而被侯景一起大肆屠杀,陈郡谢氏自此彻底败落。唐朝诗人刘禹锡有诗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明朝朱元璋曾对远封的诸王说:“朕为天子自有弓马,岂赖谢家!”[2]就是以晋朝仰赖谢家子弟为例,训勉诸王自己努力防御外敌。
西周末年,周宣王封申伯于谢邑(即今河南省南阳一带),建立申国,申国被楚国灭亡后,申伯子孙因地而姓,至魏晋时,谢缵迁居陈郡阳夏吉迁里,遂以陈郡为郡望。
陈郡谢氏在东晋初年还只是一个普通士族[3],东晋初年,谢裒为儿子谢石向琅琊诸葛氏求婚,被诸葛恢拒绝。直至谢万出仕,掌握了豫州之后,方才开始崛起,可谢万也被阮裕鄙视,称其为暴发户[4],到谢安任宰相时期达到顶峰。
陈郡谢氏的主要功绩,为重建北府兵,淝水之战之中以少胜多,保全了东晋江山。淝水之战之后,谢氏子弟开始隐退,较少参与实际政治。但仍旧保持了最高门第的地位不坠。自东晋至萧梁(317年-557年),谢氏共有13代、100余人见于史传,其门第之高,连皇帝有时也不得不借助于他们的影响力。谢氏拥有大量资产,子弟也大多才华出众,被视为士族领袖,前后一百余年。
孟春后裔21世孙: 谢思明 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