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谢氏新闻 >> 内容

2012年9月5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华人世界”栏目

时间:2018/10/10 22:18:53 点击:

  核心提示:2012年9月5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华人世界”栏目“客家足迹行”摄制组一行赴梅州市五华县平安村采访“办古事、上刀山、坐刀轿”的传统文化活动。...

2012年9月5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华人世界”栏目“客家足迹行”摄制组一行赴梅州市五华县平安村采访“办古事、上刀山、坐刀轿”的传统文化活动。

     据了解,《客家足迹行》旨在通过百集篇幅反映客家作为中华民族一个独特民系的迁徙历程、文化传承以及当下的生活状态。节目将采用“纪实+体验”的“快速纪录片”拍摄手法,以记者行走体验的形式,探寻客家迁徙历史,发现客家文化传承,以中文国际频道的国际眼光、华人视角去观察这一独特民系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展现客家人开疆拓土、爱国爱乡、勤劳刻苦的精神气质。平安村“办古事、上刀山、坐刀轿”所展示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及淳朴自然的民风民俗给摄制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华县棉洋镇平安村“办古事、上刀山、坐刀轿”的传统活动起源于“敕封英烈相女”谢二妹这位神奇客家女性的英烈事迹,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据记载,谢二妹是五华县(原长乐县)双华镇大陂村人,出生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自幼不爱红妆爱武装。十八岁那年,为反抗当时黑暗统治而领导当地农民起义,率队在双华、军营一带屡次抗击张、毛、李三都司,威震朝廷。后被官兵击败擒拿,英勇就义。当朝皇帝感其英勇烈节,敕封为英烈相女(谢氏宗亲尊称为“姑婆太”)。

      为缅怀英烈相女,当地村民在其出生地双华镇的高山寨上建庙纪念,称为英烈宫(1989年6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几百年来,国内外许多地方都建有英烈宫纪念英烈相女,如泰国、广西、广东、湖南、四川等地,目前五华县境内有十余座。

    各地的纪念活动都热烈壮观,各具特色。棉洋镇平安村每年都会举办“办古事、坐刀轿、上刀山”等一系列传统文化活动,坐刀轿、上刀山之人都是代代相承认定的(民间称之为转世童子),村中有三至五名,年长者八十多岁,年少者十几岁,作为传承之人的他们并没有经过任何特殊的训练。

     正月初六日是平安村“上刀山”的传统节日,是日全村斋戒一天,虔诚祈愿刀山树的安全起落及村民的安定祥和。“上刀山”的刀山树为十多米高的古原木,共有33把刀,上刀山之人空手抓住刀刃,赤脚踩在刀刃上向上攀爬至刀山树顶,激励人们不畏艰险勇攀高峰。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六日,平安村都会举办“办古事、坐刀轿”的文化活动,到时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各地亲朋及外出乡亲前来欢度英烈相女的圣诞庆典,以表达对这位神奇女性的崇敬和缅怀。同时这也是村民凝聚亲情、欢乐祥和、纪念先烈、传承文化的好机会。

    坐刀轿”是用11把长刀,刀刃朝上,分别固定在脚下、屁股下和后背及扶手两侧的简易木轿上,坐刀轿之人赤脚踩着刀刃,背靠、手扶在刀刃上,由2人抬着刀轿随浩荡的队伍在村中巡游,以示驱除不正之风,引进清风正气,同时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英烈相女作为客家女性的典范,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平安村举办的这些传统活动也有着源远流长的意义。为更好的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文化,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于2010年将“平安上刀山、坐刀轿”正式列为“五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逢春公二十五世裔孙:谢长春

                                                                                       2012年9月5日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谢氏网(www.xies5.com)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495576669@qq.com 谢氏网QQ群:333292127 粤B2-20100320
  • 本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QQ:99437381,我们会在两个工作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