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宝树堂。这一堂号出自《晋书》。...
宝树堂。这一堂号出自《晋书》。谢安在淝水之战中立下了大功,反而受到晋孝武帝司马曜和会稽王司马道子的猜疑,引起了正直人士的不满,在淝水之战中同样战功卓著的桓伊就是其中的一个,有一次上朝时桓伊在孝武帝前唱了一首怨歌,歌词是:“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滕金不利。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在这首歌中,桓伊把谢安比作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的周公姬旦,把那些散布流言蜚语的人比作管叔和蔡叔。谢安听了,泣下沾襟,孝武帝脸上显露出了惭愧的神色。谢安退朝后,孝武帝突然亲临其家,谢安焚香恭迎,帝见谢安家堂前瑞柏枝叶繁茂,称赞说:“宝树也”。并亲书谢安宅为“宝树堂”。从此以后,南朝的谢姓人家都称自己的厅堂为“宝树堂”。这一堂名渐渐成了谢姓人家的普遍通用的堂号。特别是到了唐代,著名诗人王勃在其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名篇《滕王阁诗序》中提到“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后,宝树简直成了谢姓的代名词。时至今日,一些著名的谢姓宗亲组织,仍把“宝树”作为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