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谢氏文化 >> 谢氏典故 >> 内容
本类推荐
  • 没有
本类固顶
  • 没有

宝树堂的由来

时间:2018/10/8 22:19:08 点击:

  核心提示:宝树堂的由来文/谢兆良堂号作为姓氏文化的标识之一,历来都受到氏族的重视并沿承下来,而谢氏的堂号有数十个,其中最著名的是宝树堂。宝树堂的来历,众说纷纭,引章摘句者有之,牵强附会者有之,张冠李戴者有之。目前发现最权威的出处在《晋书卷四十九.谢玄传》中。谢玄传记录如下:“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
      宝树堂的由来
                                            文/谢兆良
    堂号作为姓氏文化的标识之一,历来都受到氏族的重视并沿承下来,而谢氏的堂号有数十个,其中最著名的是宝树堂。
宝树堂的来历,众说纷纭,引章摘句者有之,牵强附会者有之,张冠李戴者有之。目前发现最权威的出处在《晋书卷四十九.谢玄传》中。谢玄传记录如下:“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安悦。”翻译成现代文即是:谢安曾经告诫并教育自己的子侄,于是问道:谢氏子侄并不需要出来参与政事,但为什么还需要自己具有最好的才华呢?诸多谢氏子弟一时答不出来,这时谢玄答道:我们应该像名贵的兰花草及华丽的树木一样,让其生长在我们的庭院之内。谢安听后,非常高兴。”谢玄小时候的一句“芝兰玉树”后来变成一句成语,原意是指名贵的兰花草及华丽得像玉石一样的树木,后来引申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个人必须具有高品质,高品位,讲气节,有理想,有才华的人。“庭阶”原意是堂前的台阶,后来引申为朝庭议事的殿堂。两百多年后的唐朝王勃专门为滕王阁作了一篇序言,全称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该文中有一句“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这里的“谢家之宝树”专门指说出“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一语的谢玄,后来人们就用这句话来赞赏或仰慕像谢玄一样有出色的子弟。作为晋宋时代的名门望族,谢氏子弟无论在政治军事上,还是在文学造诣上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非常厚重的一页,于是“宝树”一词后来就被大部分谢氏裔孙传承下来并作为堂号,以激励后人,铭记祖德。
至于有的说“帝书宝树”,“灯笼灿树”,恕笔者孤闻寡陋,目前还没发现有比较严谨的史籍记录,或者是那个时代的人以笔记形式的记录。至于有的是谢氏族谱抄录下来的,失真也有很多,在此不提。此外,“宝树”一词,还有源于佛经,就是用纯金白银,美玉等珍贵宝物设造而成树木形状,这个是佛教中的事物,另当别论。
宝树堂出处何在,有待贤者考证,但作为谢氏文化标识的一部分,已深深印在族人的心目中,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
                  2012年12月3日  桂林

作者:谢兆良 录入:东山小草 来源:广东谢氏宗亲联谊会Q群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谢氏网(www.xies5.com)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495576669@qq.com 谢氏网QQ群:333292127 粤B2-20100320
  • 本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QQ:99437381,我们会在两个工作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