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亲们好!首先祝福遥远宗亲们身体安康,合家幸福,万事顺意!昨天在中华谢氏网阅览招雄宗亲一文和开光庆典祭拜录像。深感敬佩你们怀祖精神可佳,值得学习赞誉!整个拜祀场面热闹非凡,感动山河日月,祺福先祖庇祐,万代隆昌!值此机会,吾向宗亲们道一声亲切的问候祝福。
在此,吾很想知道你们先祖谢登云公的源流世系,盼请宗亲给以赐教!因我祖系是申伯第六十一世谢登云公传至第七十四世逢春公由福建连城田心志择迁徙广东(1344年)先寄迹于潮卅揭阳桃山。其源流引逢春公七世孙宗仁公记序:【“祖郡陈留。上古迁徙靡定难考。宋时,籍江西广信府上饶县,淳熙二年乙未(1175年),有从九郎讳宜南(光佐公),因直谏,由京官谪福建连城仓大史,因而家焉,籍土名田心,五世孙讳逢春,精于堪舆,志择广东。顺治至正四年甲申(1344年)遣长男志道,居潮洲桃山;次男志德,居惠州河源上廓;三男志惠,居长乐油田。公于三地往来。晚年廖妣于河源生四男阿甸(志兴),十岁带唤惠公同探桃山,至兴宁水口,概遭贼掳,莫知存否。”“按春公世系祠堂书院,原上饶南廓内安辑乡,丘墓都在南廓外二都、三都、四都。而公自连城率诸儿于异省,处处丁籍繁盛,则知公堪舆之神足证唉”! 】万历十二年甲申1584年孙宗仁重按记)。
从以上已知我们上世先祖居陈留河南光卅固始(登云公前),未知何代迁徙于江西上饶南廓内安辑乡,先祖墓葬在南廓外二都、三都、四都。由六十二世至七十世光佐公在1175年前生活耕作在上饶,肯定有三至五代先祖与文乐公后裔先祖耕作生活在江西上饶互近相邻,因同属谢登云公所传。“有从九郎讳宜南(光佐公),因直谏,由京官谪福建连城仓大史,因而家焉,籍土名田心,”当时因光佐公与朝庭官员扬甲在朝庭内辨论驳斥,抵抗朝庭有关政策法规不合民众,有逆圣诣,扬甲呈报朝庭诬告光佐公,结果光佐公被降职(贬职),到福建连城为仓史(管理地方粮食仓库)。自此由江西上饶携眷迁福建连城,因而家焉。(62世至70世前由固始至上饶)其历代直系:
吾祖申伯三十八世谢安公→琰→混→涟→有宁→洪高→仕纶→永良→瑞义→达从→遵金→光元→章玉→叔元→侍禧→安邦→沌→真玉→天祯→君礼→纪纲→师周→60惟茂→登云→有俊→定文→景汉→德裕→模栋→公言→伯兴→文才→光佐(兄弟有五)→古文→开宣→茂→七十四世逢春。
据史谱载60世惟茂公唐朝末年任县令;62世有俊在朝庭初任巡司(时间上有偏差,待考);62世文乐公世居光洲固始,至唐乾符年间文乐公随同王审知入闽任籓邸长史,徒居邵武禾坪鹤树下生子望公。(吾认为兄弟六人中有失载嫌凝)!旧时战乱迁徙频繁;当官者时有隐姓埋名,择居散处,各写直系,无统一筹修。故造成失载!致此吾见招雄宗亲一文后,连日深思啄磨,你们先祖也是由江西地区迁徙而到湖南郴州市嘉和县创基立业,繁衍生息,同是一名“谢登云公”传裔,其历代传承也应有九百七十多年至千年历史,吾百感交集。因我们广东历谱载是单一直系传承记载“谢登云公一有俊”而江西、福建两省记载谢登云公生有六子,据目前发现不一致的记载:(有俊、大有、有杰、有文、文乐)。我们广东只知是谢登云公所传裔孙,但不知先祖登云公晚年卒葬何方!深感内久。今见招雄宗亲一文(古时候是不是也有同名同姓)谨此,今烦劳宗亲把你们先祖登云公的源流世系介绍给我们商榷探讨,是否同一先祖!最好能否把“族谱”卖售一部给我为盼,永作纪念收藏!深表谢谢。谨此列引当时唐朝皇帝写赠封谢登云公圣诣诰书供观赏:【历朝诰敕:唐大学士谢登云敕“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禁林翰墨之司学士,清华之任,修饰润色,实资视学於北门,献纳论思,自昔號称为内相,極一时之妙选,为儒者之正宗。
朕有俊臣,宜膺茂举。尔学士谢登云,器度凝遠,资识明敏,宏才懿行,足以羽仪。
本朝大册高文,惟兹鼓动当世,陟扬禁逅,被遇眷知。由侍从之迩,总师儒之职,推行教法,懋宣夙夜之劳,作成人才,霭集誉髦之士。朕心所属,舆论攸歸。尔其钦哉”!】。以上所言,盼请湖南郴州市嘉禾县谢氏宗亲回复,共同探讨商榷为宜,并祝祟高的敬礼!
广东省兴宁市谢氏宗亲联谊会
兴宁市谢氏登云公三十三世裔孙谢振峰顿首拜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