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谢氏文化 >> 谢氏源流 >> 内容

谢姓姓氏起源

时间:2018/10/8 22:19:38 点击:

  核心提示:谢姓姓氏起源历史来源 「谢」源出:...

            一、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周宣王分封其舅父申伯于谢国,在河南唐河县,后子孙以国为氏。

      谢姓出自姜姓,是炎帝后裔申伯的后代。相传炎帝居于姜水畔,便以姜为姓。至商代有后裔孤竹君的长子伯夷与叔齐一起投奔到周。到周后反对武王伐商,武王灭商后他们又逃到首阳山,因不食周栗而死,他们的后裔仍留在商朝。成王继位后封伯夷的后裔为申侯,称申伯,是申氏的始祖。厉王时娶申伯之女为妃,生字为宣王,宣王继位后,封母舅申伯于谢国,后来这仪家失去了爵位,公元前668年楚国灭掉申国。其子孙按当时的习惯以新都之邑名为姓,称谢氏。望出陈留、会稽,史称谢氏正宗。是为河南谢氏。

      二、出自任姓,为黄帝之后。相传黄帝之子25宗。得其姓者14人,为12姓,其中第7姓为任姓。任姓有10个小车,其中第一为谢国,因周宣王时使召公营谢邑,以赐申伯,盖谢已失国,子孙亡散,以国为姓。是为河南谢氏。

      三、为他姓改谢姓。据《旧唐书·文苑传》所载:唐代卫州人谢偃的祖父孝政,本姓直勒氏,是鲜卑族人,后改姓为「谢」氏。亦为河南谢氏。

 

谢姓渊源 寻根溯源

      出于炎帝

      与许多其他姓氏一样,谢姓的始祖可追溯到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炎帝和黄帝。成书于唐代的我国姓氏权威著述《元和姓纂》上说:谢,姜姓,炎帝之胤。成书于宋代的《通志》卷二六《氏族略二·以国为氏》释谢姓说:周国异姓:……谢氏,姜姓,炎帝之裔。据《山海经》《太平御览》等史籍记载,上古时期,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炎帝族不胜,部落中一个叫巫咸的巫师率领一部分人西迁,在今山西省西南部的安邑县定居下来,是为巫咸国。巫咸国国民因职业的不同,又被分作巫咸、巫即、巫彭、巫朌、巫姑、巫礼、巫谢、巫抵、巫罗等十个部族,其中的巫谢便被认为是最早的一支谢姓人。

      出于黄帝

      宋王应麟《姓氏急就章》引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史学著作《世本》说:谢,任姓,黄帝之后。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说:谢,出自黄帝之后。任姓之别为十族,谢其一也……三代之际微不见,至《诗·嵩高》始言周宣王使召公营谢邑,以赐申伯。盖谢已失国,子孙散亡,以国为氏。这段话是说,谢姓出自黄帝子族任姓,是从黄帝部落中分化出来的小方国(古谢国),三代之际未见史籍记载,至周宣王时始为申国取代,子孙从此便以国为氏。

      最初的融合

      炎帝的子孙在巫咸国中生息繁衍了数千年,殷商时期被迫南迁,居谢水,到达今天的洛阳西部一带。西周建国后,他们被迫再次南迁,在今河南南阳附近的?水、谢水流域定居下来,并与黄帝之裔的古谢国人融合在一起。周宣王在位时(前827——782年),把舅父申伯分封于谢,建申国,谢人便成了申国的臣民。

      《诗经·大雅·嵩高》《小雅·黍苗》记述了周宣王封舅父申伯于谢、派人前往营建之事。一些史书上说申伯也是炎帝的后裔,与谢邑所居谢人中的一部分是同一个先祖。公元前688年前后,申国被南方的楚国所灭,申伯后裔中的不少人改姓谢,成为又一批谢姓人。

      综上所述,可以说炎黄二帝共同缔造了谢姓,但最早一支谢姓人可能出自炎帝。因此,今天的谢姓人在家谱中多称炎帝为太始祖,申伯为始祖。
 

      谢氏系承申伯 源出都城洛邑

      这一个飞黄腾达于1500年以前的姓氏,实际上的历史也悠久而古老,他们是炎帝的嫡系姜姓后裔,早在2000多年以前的周宣王之时即已得姓。关于谢姓的姓源,《姓纂》上是这样说的:姜姓,炎帝之后,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今汝南谢城是也,后失爵,以国为氏焉。
     
周宣王的王后姓姜,是一位以贤德著称的王后,申伯就是姜后的兄弟,以国舅的身分被封于谢,后来这一家人在失去爵位之后,子孙也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国为氏而统统姓了谢。
     
《大雅》中为什么要把谢国形容为南国是式呢?原来,当时周天子的都城是在洛邑,而谢国的位置正在洛邑的南方,也就是现在河南省唐河县之南,因此才会被称为周之南国。这个地方,当然也是天下谢姓的最早发源地。
     
跟他们的古老历史一样,谢姓人士也成名得很早,在汉代就有许多谢姓名士见诸史册。譬如,极力推荐班固的才华,并把这位后来以《汉书》永垂不朽的文豪形容为社稷之六龟,大汉之栋甍,深具慧眼的谢夷吾,就是汉代的钜鹿太守。
     
到了晋室南迁以后,淝水一战,使谢氏的光芒大射,在江左大红大紫,跟王氏同时成为门第最高的世族。
     
前秦的苻坚在统一北方之后,挥兵南下,以万钧之势直逼江左晋室,当时苻秦军势之盛,真可以用投鞭断流来形容。因此,晋室人心惶惶,几乎是不知如何是好,连坐镇上游的大将桓冲也自认援救无力,大家都笼罩在一片吾其左衽也的恐怖气氛中。
     
为晋室解开这种危如累卵的局面的,正是谢安以下的谢氏兄弟子侄。当时,谢安是晋室的征讨大都督,坐镇中枢统摄一切,其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从侄谢玄为建武将军兼前锋都督,其子谢琰为辅国将军随兄谢玄出征。这样一个子弟兵的阵容,后来竟在淝水大败苻坚的号称百万大兵,使晋室转危为安,得以偏安于江左,可以说是不世的奇功,也难怪这个家族要飞黄腾达,权倾当朝使人为之侧目了。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上一篇:谢姓来历
  • 下一篇:谢氏来源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谢氏网(www.xies5.com)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495576669@qq.com 谢氏网QQ群:333292127 粤B2-20100320
  • 本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QQ:99437381,我们会在两个工作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