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谢氏 >> 川渝谢氏 >> 内容

谢枋得世系之探究

时间:2018/10/10 22:19:34 点击:

  核心提示:谢枋得世系之探究 在中国目前谢姓的族谱里,声称叠山后裔支系的不在少数,有几个是真正的叠山支系?目前全国声称叠山公的后裔世系多达三十余只,广东龙川支系人口众多。可惜江西弋阳周潭横溪谢家村定之后人谢恒峰家族没有完整的谱牒,据说其家谱于文革期间被毁。但弋东谱有清楚的记载,冰溪谱也有,可用于参考。赣南谢士洋...

谢枋得世系之探究       


在中国目前谢姓的族谱里,声称叠山后裔支系的不在少数,有几个是真正的叠山支系?

目前全国声称叠山公的后裔世系多达三十余只,广东龙川支系人口众多。可惜江西弋阳周潭横溪谢家村定之后人谢恒峰家族没有完整的谱牒,据说其家谱于文革期间被毁。但弋东谱有清楚的记载,冰溪谱也有,可用于参考。赣南谢士洋先生做了很多的工作,进行整理,可在网上查找供大家参考。

谢氏源于河南陈留,兴旺于东晋南北朝时期。先在南方的谢氏主要是河南迁往浙江,浙江前往江西。因此豫章是南方谢氏的祖源地。湖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区绝大多数都是源于江西,始迁时代为明清。

根据我掌握的资料进行逻辑和分析,只有上饶周边地区(弋阳,贵溪,建阳...)等几个县的有零散分布有叠山公后人。长子义勇早年夭折,这是所有谱的记录。熙之在扬州出狱后不久去世,其从扬州出来的时间是1284年末,而1289年只有定之前往大都为枋得公收回遗骨,而不是熙之。熙之比定之大,当然应该是熙之和定之一起,或应该是熙之去收回遗骨。那么1288年熙之死于弋阳家中应该是可信的,出生在1267年左右,享年22-23岁。至于是否有后人,这是一个谜,在1285年-1288年生病这三年期间,生了三个儿子,很明显是疑问。但据横溪谢恒峰的父辈讲熙之有后人,也生长在弋阳地区。但定之有两个儿子信孙和仁孙,这个基本上是确认的,现在的谢枋得后人,也应该主要是这两个孙子的后人。至于其它的传说,比如在建阳是否娶妻生子,义勇应为踢毽子伤族人外逃等均系口传,才信全靠各支系的信息度。

重庆府合州四方坝乾隆24年重修的家谱尊叠山公为一世祖。2016年12月我拿着家谱,前往祖居地湖南安化寻亲,结果疑点重重。堂兄谢合义先生花了很多时间研究谢枋得支系的族谱,整理了大量的资料。根本不能确认有哪些是真正的叠山后裔,有谱可查且能经得起推敲。根据族谱的记录只能认为我支系为被遗忘的部落,因为和任何其它族谱没有交集。之后,我花了很多的时间查找资料,和老族谱,以及和其他叠山支系后人联系沟通,对谢叠山的情况有一定深度的认识。

谢枋得何许人也?

谢枋得(1226~1289年4月25日),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信州弋阳(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诗文豪迈奇绝,自成一家。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他蔑视权贵,嫉恶如仇,爱国爱民,用生命和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国的壮丽诗篇。

中国自秦汉统一以来,汉人的归属感几千年毋庸置疑。所以蒙元,满清政府都不是汉人的政权,很难获得占人口绝大多数汉人的认同感。在朝代变迁,移民频繁,人口迁徙的大潮中实现了多民族融合。其实真正的汉人已经不多,也许客家人是真正的汉人,保留了更多的汉人遗风,是活化石。那么反抗少数民族入侵,自然是汉人的永久话题。而谢枋得正是这样的一个代表人物。所以明清修的谱,很多人把谢枋得作为挂靠的祖宗,也不足为奇。尤其是在清封建王朝那种受教育程度及其低下的时代,修谱的人都读过些书,了解谢枋得,一个诗人,一个爱国诗人。

目前的谢枋得后人,主要以江西弋阳,福建贵溪,和广东龙川的人口众多。安徽的淝西,湖南的浏阳,贵州地区,重庆四方坝的谱也许都需要再推敲,不排除相当支系断头谱挂靠名人的可能。益阳谢氏万选房在2014年谢逸民实地考察后,发表声明,并非叠山公后人,正本清源。我重庆四方坝君龙虎凤凰支系已经论证与叠山公的相关性,否定了本支系乃叠山后裔。经实地查证,故祖碑文比对,老谱相关性研究后与安化据公系后人汝嘉房之次孙谢正美公(谢成)支系对接,并已经在相关媒体发出书面说明,正本清源,认祖归宗。

重庆谢合义先生为我提供了《谢氏列祖渊源之探讨---谢氏世系考》,查得在谢氏世系

中有三个谢枋得,如下:

一、 枋得①属申伯38世奕的后裔,其世系是:

申伯七十三世:庆,妣桂氏,生有一子,枋得。

申伯七十四世:枋得,妣李氏,生有二子:刚中、云奇。

申伯七十五世:刚中,妣王氏,生有一子,超。

云奇,往湖南。

申伯七十六世:超,妣梁氏,生有一子,仅伯。

申伯七十七世:仅伯,妣马氏,迁福建连城,生有二子:景文、景和。

申伯七十八世:景文,妣吴氏,生有二子,复海、复渊。

景和,妣何氏,生有三子:复龙、复彻、复汉。

申伯七十九世:复海,迁丰小岗,妣杨氏。

复渊,迁海源上坪。

复龙,妣毛氏,迁南高沙。

复彻,妣马氏。

复汉,妣梁氏,迁程乡。生有三子:致,妣刘氏;教,妣严氏;

赦。隐士,妣吴氏,生有三子:徽远、蜚声、温和。

二、 枋得②属申伯38世谢安裔孙申伯57世太和之子雍后裔,其世系是:

申伯七十三世:福五,字寿光,妣氏,生有一子,枋得。

申伯七十四世:枋得,字直君,妣 氏,生有三子:寄忠、寄义、寄孝。

申伯七十五世:寄孝,生有四子:恺、梯、怡、恬。(注:湖南通谱至此)。

三、 枋得③属申伯38世谢安裔孙申伯57世太和之子宣后裔,其世系是:

申伯七十四世:应秀,宋咸淳九年登贤书,仕致,秦川通判,寿九十三岁,妣桂氏,

生有四子:君万、君烈、君和、君直(另谱为君泽)。

申伯七十五世:君直,妣王氏,生有三子:勇芝、熙芝、定芝。

申伯七十六世:定之,河南仪封知县,妣 氏,生一子,宗韶。

我经过大量的资料研究,并与江西弋阳周潭镇叠山后人谢恒峰先生查证其族谱,可以确认安公系后裔应秀公妣桂氏之子谢枋得为正宗叠山公。其有三子勇之,熙之和定之。勇之早年夭折,无后。熙之则有不同的版本。定之有后人信孙仁孙是不争的事实。

谢熙之的考证

在全国有不同版本的谢熙之版本,包括生卒年月和后人的状况。

1.谢叠山研究学者江西南昌大学历史系教授俞兆鹏的《谢叠山大传》显示,谢熙之出生年月史书无记载,卒于1288年,于江西弋阳老家中。出生年月大概在1263年左右,享年22左右。没有显示谢熙之结婚并有后人。1278年谢熙之被大赦后,于扬州做家教6年至1785年。到1785年再在福建见到谢枋得,被枋得要求回家照顾祖母桂氏,12863月桂氏去世。到1288年熙之病世家中。

2.我们川渝谢氏老谱上并无具体的信息的记录。在其它支系的信息上是熙之1249-1321的生卒年月有待考证。根据俞兆鹏教授的信息,谢枋得出生1226年,熙之是第4个孩子,定之第5。谢枋的长子勇之。长女葵英,次女(名史书无记载)均生在熙之之前。从时间逻辑上推断,124923岁落难的谢枋得是第四个孩子的父亲也不可信。《谢枋得大传》显示谢熙之并没有后人。在我四方坝的族谱里,目前以传30-35代,30代的瑞字辈也都六十以上。而在江西弋阳定之后人目前传至23-28代。那么我们谱根一定有问题,否则辈分不可能悬殊如此之大。

3. 谢熙之1267-1343是另外一个版本,另一族谱,不加评论。至少和历史学家俞兆鹏的信息是不符合的

考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谢福基于2007年6月9日对谢氏世系的疑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总之,在大数据和多媒体时代,当多种信息碰撞时,如何解释其中的矛盾部分。在明清封建农耕社会,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低,生活半径小,信息交流几乎为零。那有点不妥,也没人推敲。

湖南万选房也在2014年做出了澄清说明。

我也查看了江西湖南的一些谢氏族谱,把谢枋得的上世和下一代记录完全与江西弋阳版本不同。可以肯定那些谱更不靠谱。

一月前谢枋得叠山故居广场雕像2017年11月8日在横溪谢家村落成。各方谢氏族人汇聚一堂,缅怀民族爱国诗人谢枋得。

关于中国的族谱,大概有几点是可以参照验证您的族谱是否靠谱。每一代人的平均年龄以25岁比较合适。您的祖先居住何地,目前当地是否还有族人及族谱,你们的派语是否一致或有一致的地方。如果辈分一致,名字也有记录,那么就可以参照。

另外族谱上记录的江西太和鹅颈圳,江西瓦宵坝,山西大槐树,湖北麻城孝感乡,最好不要去寻祖了,因为这些地方时代久远,都是移民中转站或移民集中营。不可能找到祖宗的信息-族谱,坟墓或同宗亲属。

 

既然如此,不排除其它支系也有同样的问题。用开放的姿态,务实的方法,正确对待族谱。族谱是家族的历史,当然,真实记载家族的繁衍和迁徙是非常重要的,是严肃认真的家族史记。

没有史料记载,没有家谱的传承,在断代100年以上,基本很难可以接上上世世系。尤其是在封建社会频繁移民及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至此,对于枋得公后人支系资料的研习告一段落。

合毅于上海浦东  2017.12.10

QQ875110607@qq.com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6356667857


作者:谢合毅 录入:谢合毅 来源:原创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谢氏网(www.xies5.com)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495576669@qq.com 谢氏网QQ群:333292127 粤B2-20100320
  • 本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QQ:99437381,我们会在两个工作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