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谢氏 >> 川渝谢氏 >> 内容

重庆合川四川武胜川渝谢氏允祥(景贵)公后裔族谱二修-修谱之感

时间:2019/2/19 16:13:47 点击:

  核心提示:川渝谢氏允祥(景贵)公后裔族谱二修-修谱之感重庆合川四川武胜允祥支-古楼二庙四方坝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对不惑之年的我,能弄明白,甚感欣慰。从懂事的时候,就知道族谱的分量,这和父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父亲谢瑞吉,字绍德,是家里的老大,谢君虎公的第十代孙。在合川四方坝老家,大部分同辈人叫他“大哥...

川渝谢氏允祥(景贵)公后裔族谱二修-修谱之感

重庆合川四川武胜允祥支-古楼二庙四方坝

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对不惑之年的我,能弄明白,甚感欣慰。从懂事的时候,就知道族谱的分量,这和父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父亲谢瑞吉,字绍德,是家里的老大,谢君虎公的第十代孙。在合川四方坝老家,大部分同辈人叫他“大哥哥”。父亲读过几年书,当过村主任、信用社主任,是一个十分重视家族观念的汉子。从目不识丁起,我就见过父亲经常翻开那本陈旧的、手抄的族谱生庚簿。上面记载有湖南安化先祖的信息和派行“君子有三尊,兴仁征国瑞,合修肇南方…”。这本神奇的族谱,从小在我心里就深深地打上了烙印,引起了我的好奇。第一次见到家族的成型族谱是谢合义哥哥主编的, 2012年前后,在网上见到。但并没有太多古楼二庙的信息,只是有些零星记载。这也让我很惊讶,上面根本没有我们的信息!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谢合义是何方人士。

很幸运我能考上大学,走南闯北,阅大好河山无数。但那个谜一直没有解开——安化高家溪在哪里?喜欢安化黑茶,高家溪和白沙溪对我并不陌生,这就是那个我族谱上记载的地名吗?那里还有族人吗?祖山还在?早些年族兄谢合义托人前去打听,都无果而终,甚是遗憾。2016年冬至前夕,我开始了寻根之旅,独自前往安化寻祖问宗。很幸运在高家溪找到现存的明故祖谢思兴公墓碑,在柘溪谢氏宗祠找到先祖派行和谢君龙、虎、凤、凰四公从高家溪蔡家山迁徙重庆府四方坝的详细记载。这是对祖上远古信息的梳理工作。

2017年春节期间,叔叔谢文彬病重,我专程回二庙四方坝老家看望。在此两周期间,和宗亲会的谢瑞余会长、谢修华秘书长等见面,并商定了具体的谱书完成目标时间。也和谢合勇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回到无锡后,在合义的帮助下,我花费了大量的业余时间,日日夜夜对四方坝的老谱和新的生庚信息进行整理和挖掘。就二庙的主要支系,通过残存的手抄本族谱,我进行了系统化的对接,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也主要得益于湾塘边谢瑞华老师留存的残谱,以及谢合云家里的老谱。这是对本地信息的整理对接工作。

经过2017年的多方考证和核实,实现了与安化谢氏汝嘉房成功对接。经过多方协调,四川武胜重庆合川四方坝谢氏宗亲会决定于2018年清明节组团前往安化木桐坪谢氏宗祠认祖归宗,祭祀先祖。谢瑞余会长和谢修华秘书长带队从老家前往安化,我则从上海前往安化汇合。201843日农历二月十八日,堂弟小平和前进抬着“认祖归宗”大匾,端着祖宗神主牌走进祠堂那一刹那,我热血沸腾。“热烈欢迎川渝允祥公后嗣回乡认祖归宗”的大横幅格外醒目,“徙川三百余载今朝有幸终归祖,回乡一千多里来日方长永联谊”的主对联磅礴大气。礼炮声声震天地,彩旗、会旗招展,吊联悬挂,龙队围绕的会场、再加上黄色的围脖,让人感觉十分喜庆。安化传统味十足的祭祖仪式,也给我们一行人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我们也为自己家族感到骄傲。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安化之旅!宗亲会团队回到二庙老家,清明祭祀先祖和认祖归宗的录像进行了分享,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宗亲会决定,2019年清明节,在四方坝举行祭祖大会和族谱发布仪式,续写安化谢氏家族的壮大。

20188月,出差回重庆,我首次前去建新路拜访了谢合义兄长。之前我们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沟通,但始终未曾谋面。尽管相聚短暂,但至今记忆犹新,倍感亲切。

这次修谱是个异常艰辛的项目工程,我们没有一个专项的团队,也没有经费和办公地点。核心的编写人员谢合义在海南琼海和重庆,谢合勇在合川,谢修明在贵阳,而我则在无锡,这也增加了沟通的困难。信息收集则主要由老家的谢瑞余、谢强明、谢小平、谢合建、谢合勇、谢修华、谢前进等跑路负责。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有的根本不重视,对修谱无所谓。外加大量人员外出务工,所以信息很难采集,部分甚至不够全面和精确。小平为修谱专门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沟通,这个群的管理也很好,只讨论修谱事宜。修谱是没有钱的,我们都是靠奉献,谢合义、谢合勇、谢修明和谢合毅都是战斗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出钱出力只是一种表现,其实,我们都是在为家族事宜而愿意付出巨大的努力。在修谱的过程中,我们自然也有不少观点发生冲突,但都通过自身管理得到很好地解决,为族谱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谢修明加入之后,族谱的编制正规、严谨、专业,也极大提升了族谱品质。四方坝二修谱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没有按照每五代分房来布局;“三尊兴仁征”几代人的信息也不全;家族人口统计和迁徙统计也没有完整的数据,敬请谅解,望后人努力完善。我相信一个家族的繁荣,还是需要一些凝聚力,而我支谢氏族人有!

有喜事大家一起分享,有困难大家共同分担。一个家族的族人,不要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把时间看得长远一点,也许一切都更加美好。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多些包容,宽恕,体贴,生活会更愉快。大家相互帮助是祖上的家训,百益无害。我的家庭就是一个很好的缩影,父母善良宽厚,兄弟姐妹之间互帮互助就体现得很好!没有他们的帮衬,我的大学梦也许就是一个不可能发生的故事。衷心感谢我的辛苦父亲和提供无私帮助的兄嫂。团结就是力量,大家齐心协力,家族的繁荣不是梦!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这是三个不同层次的历史资料。马上就要出版族谱谱书了,最先担心经费近三万元应该是一个问题。我心里有充分的准备,谱书出版是风雨无阻,何况还有力量强大的宗亲会。印书开销和修谱本身的成本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在宗亲会的号召下,大家纷纷解囊,为本次印刷资金提供了保证,甚感欣慰!修谱的主要人员好几个都因计划生育政策只养育了一个独生女,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热情。

谢姓为中国百家姓第二十三大姓,主要分布在南方,全国人口逾千万,仅川渝地区百万余人。大部分川渝谢氏族人都是“湖广填四川”移民的后代。由于频繁迁徙、文化程度受限、战乱、政治等因素导致家谱缺失,与祖地根本没有联系。这样约百分之七十的川渝谢氏没有族谱或仅有断头谱,真是很大的遗憾!我四方坝谢成公允祥后裔君龙虎凤凰子孙则有幸延续了家族历史的完整性,乃一大幸事。这当然也和湖南益阳安化祖居地近千年的良好经营、持续传承分不开的。陈郡谢氏自西晋时典农中郎将缵公以来,有一千八百年的历史记载。公元三世纪东晋宰相谢安公开启了我族近三百年的辉煌。我支系乃其兄谢据公次子朗公后裔。我陈郡谢氏家族也为中国古代十大门阀世族,名门望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是描述家族的繁荣。我豫章支系则有记载清晰千年的家族历史,在益阳、桃江、安化就有千年的繁盛。四方坝有三百二十年历史,人口众多,也是祖宗的眼光。有一本族谱记载一个家族千年的历史,脉络清晰,不亦乐乎!家有谱,为一宝!

自从毕业以后,父母已去,我定居苏州后迁无锡,很少回老家。但我的根在那里——嘉陵江边的古楼二庙四方坝!那里有我的乡土、乡亲、乡音和乡情。那里有我童年的美好回忆!那里有长眠的祖宗!渐渐地,骨子里传统的我,明白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祝愿川渝谢氏枝繁叶茂,家族兴旺!

谨献给为《川渝谢氏允祥(景贵)公后裔族谱》(二修谱)成功而努力的族人!

 

族谱副主编:谢合毅

二O一八年戊戌岁末于无锡

作者:谢合毅 录入:谢合毅 来源:原创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谢氏网(www.xies5.com)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495576669@qq.com 谢氏网QQ群:333292127 粤B2-20100320
  • 本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QQ:99437381,我们会在两个工作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