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伯是谢氏受氏始祖
唐宋重要的姓氏谱书都说是谢氏源于炎帝,是姜姓部落的后裔。唐代林宝在《元和姓纂》卷九说:“谢,姜姓,炎帝之胤。”宋代郑樵《通志》卷二六《氏族略二·以国为氏》:“周异姓国:谢氏,姜姓,炎帝之裔。”宋代罗泌《路史·国名纪》:“谢,伯爵。”明代万历年间凌迪知撰《万姓统谱》卷一:“谢,陈留,商者。炎帝之胤。”
《诗经 崧高》,晋康乐公谢灵运诗文,《谢氏宗谱》等均认为自己是炎帝苗裔,申伯是谢氏受姓始祖。
一、《诗经 崧高》、晋康乐公谢灵运诗文,都记载谢氏是炎帝之胤,申伯公嫡系子孙。《诗经 崧高》记载:“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诗意是:
周宣王封元舅申伯于谢邑,申伯为谢氏受氏始祖。毛传:尧之时,姜氏为四伯,掌四岳之祀,述诸侯之职。于周则有甫,有申,有齐,有许也。
孙虨《宋书考论》云:“经传皆言申祖四岳。”可见,申伯是炎帝之胤,伯夷后裔。
晋康乐公谢灵运诗文《赠从弟弘元时为中军功曹住京》记载:“於穆冠族,肇自有姜。峻极诞灵,伊源降祥。贻厥不已,历代流光。”诗意是:
谢氏大族,起源于古代的炎帝的姜姓。险峻极顶之四岳神灵降临,诞生下申、甫。遗留之宗族绵延不断,历代先祖之丰功伟绩异彩纷呈。
谢灵运文《撰征赋》并序记载:“系烈山之洪绪,承火正之明光。立熙载于唐后,申赞事于周王。畴庸命而顺位,锡宝珪以彻彊。历尚代而平显,降中叶以繁昌。”意思是:
我族本炎帝烈山氏之华冑,承继火正祝融氏之光明。舜时四岳。能弘尧之功业,申伯引导教谕而辅佐周王。尧帝酬四岳善命而欲之顺行帝位,王赐申伯介珪而命召伯彻其土疆。历远代其族平显,至中古宗族繁昌。
可见,谢氏是炎帝之胤,申伯公嫡系子孙,铁证如山。
二、几乎所有《谢氏宗谱》均认为自己是炎帝苗裔,申伯是谢氏受姓始祖。
几乎所有《谢氏宗谱》均认为自己是炎帝苗裔,申伯是谢氏受姓始祖。会稽谢氏房谱当然没有记受氏始祖申伯,仅记东山谢衡公支世的迁祖。目前发现申伯为一世的宗谱有:《浙南谢氏宗谱》、《安徽谱》、《湖南谱》、《台湾谱》、《梅州谱》、《潮州谱》、《建宁谱》、《永定谱》、《龙岩谱》、《仙游谱》、《泰宁谱》、《泰顺谱》等等。另外有:会稽《谢氏八修族谱》,记从申伯至夷吾世系。毗陵《谢氏宗谱》,记一世谢谭,二世谢衍。山东《弋阳谢氏宗谱》,记一世汉夷吾。永嘉《蓬溪谢氏宗谱》,记一世谢宗仁。
三、谢缵生活的年代及谢鲲公谢家的旧墓在荣阳。
谢缵约生活在曹魏至西晋初这一段时期,约公元230年至公元290年。据《浙南谢氏宗谱》记载:“谢缵公是申伯公第三十五世裔孙。于魏元帝四年,公元263年任典农中郎将。”据《晋书谢鲲传》:“谢鲲字幼舆,陈国阳夏人。祖缵,典农中郎将。父衡,以儒素显,仕至国子祭酒。”据南京中华门外出土的《谢鲲墓志》记载:谢鲲公谢家的旧墓在荣阳。
释文:晋故豫章内史,陈[国]阳夏,谢鲲幼舆,以泰宁元年十一月廿[八]亡,假葬建康县石子岗,在阳大家墓东北[四]丈。妻中山刘氏,息尚仁祖,女真石。弟褒幼儒,弟广幼临,旧墓在荧阳。
谢鲲(281-323):字幼舆,陈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西晋官员,陈郡谢氏士族的成员之一。散骑常侍谢衡之子,吏部尚书谢裒之兄,镇西将军谢尚之父,太保谢安的伯父。官至豫章太守,故又称谢豫章。谢鲲于晋明帝泰宁元年十一月廿八日(公元323年1月10日)去世,时年四十三岁,葬建康城南石子冈。
谢鲲墓志明确写到籍贯:谢鲲籍贯原地名是“陈国阳夏”。今地名是河南太康县。谢鲲墓志明确写到暂时假葬:“假葬建康县石子岗”,显然有侨治江南,暂时葬建康,以期他年“光复神州”,还可复葬回河南老家故籍之意。
谢鲲墓志明确写到谢家旧墓葬地:“旧墓在荧阳”,荧阳葬地的现在地名是郑州市下属的荥阳市。公元311年,谢衡已经南迁东山始宁,这里所说的旧墓,应该是谢衡以上的先祖坟墓。据《晋书谢鲲传》记载: “谢鲲,字幼舆,陈国阳夏人也。祖缵,典农中郎将。父衡,以儒素显,仕至国子祭酒。鲲少知名,通简有高识,不修威仪,好《老》《易》,能歌,善鼓琴,王衍、嵇绍并奇之”,可见,谢鲲父谢衡,祖父是谢缵。谢缵的墓在今郑州市下属的荥阳市。又据郑州市沟赵乡办事处大谢乡发现的明代谢天与墓志铭记载地名有:荥泽、荥阳。可见谢鲲家族河南的迁出地是在今郑州市下属的荥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