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谢姓名人堂(十)181、谢铎 明 (1435~1510) 谢铎(1435—1510),字鸣治,号方山,又号方石,太平县桃溪(今温岭市新建乡)人。明天顺八年(1464)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次年授编...
谢姓名人堂(十)
181、谢铎 明 (1435~1510)
谢铎(1435—1510),字鸣治,号方山,又号方石,太平县桃溪(今温岭市新建乡)人。明天顺八年(1464)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次年授编修。成化三年(1467),参修《英宗实录》。九年,受命校勘《通鉴纲目》,后升任侍讲。时值边警,呈《论西北备边事宜状》,指陈边防弊端,主张整饬边务,言辞中肯,部分……
182、谢启昆 清 (1737~1802)
谢启昆(1737~1802) 字良璧,号蕴山,又号苏潭,江西南康(今赣州市)人。早年师从翁方纲,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散馆,历官翰林院编修、江苏镇江知府、扬州知府、江南河库道、浙江按察使、山西布政使、浙江布政使、广西巡抚等职。所至有政声,尤长于理财……
183、谢璧 宋
谢璧生年不详。号拙庵,建瓯人。宋开庆元年(1259年)进士,第六名,璧“清修玉立”,被理宗选为驸马,把寿安公主许配给她,并赐第于临安的安济桥西。景定(1260~1264年)间,贾似道专权,璧独率同列论和不便,群奸更加忌恨他。由于正义得不到伸张,璧上表请归,未准,公主奏于太后,才得旨归养。璧与朱浚、杨……
184、谢端 元 (1279~1340)
谢端 [生卒]1279-1340 [籍贯]遂宁人 [朝代] 宋元朝 [小传] 幼颖异,五岁能吟诗,十岁能作赋。弱冠与尚书宋本同师,又同教授江陵城中,以文学齐名,时号“谢宋”。就试河南行省,中举,因母丧未会试。延五年(1318)乃登进士。授承事郎、潭州路(今属湖南)同知湘阴州事。岁满,入为国子博士……
185、谢该 晋
谢该,生卒年不详,陈郡阳夏人,谢安长子谢瑶之子。弟弟谢模、谢澹、谢璞父亲谢瑶,很早就去世了,谢该承袭谢安封爵为庐陵郡公,官至东阳太守。爵位谢该没有儿子,他的弟弟谢璞把儿子谢承伯过继给谢该,承袭为庐陵郡公。……
186、谢士元 明
谢士元,字仲仁,一字约庵,江田人。明景泰五年(1454)进士,授户部主事,督通州(在江苏省)仓。天顺七年(1463)升建昌知府。时建昌多盗,因军士包庇,盗贼无所顾忌。士元查办庇盗军士,再行禁盗,不久,城廓内外路不拾遗。他还大兴教化,建新学宫,藏书万卷及礼乐器,并扩建射圃。假日时,他亲临督课,学风大振……
187、谢远涵 清 (1875~1950)
谢远涵谢远涵,字敬虚,清光绪元年生,兴国县长冈乡人。父静山,岁贡生,任教县文澜书院。谢远涵幼随父读书。年17,考入县学;年19,中光绪癸已科乡试举人;年20,中光绪甲午科进士,次年选为翰林,任翰林院编修。光绪二十一年,谢在北京参加康有为联合十八省来京会试举人“公车-”,并在策试中针对时弊,力主“变通……
188、谢道承 清 (1691~1741)
谢道承(1691~1741年)字又绍、古梅,别署种芋山人。闽县人,家住官贤坊(今鼓楼区道山路)。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进士,选庶吉士。雍正元年(1723年),授翰林院编修。雍正三年(1725年),辞官还乡与里中名士陈星斋、黄任等人在法海寺结社,作诗唱和。雍正六年(1728年),续修《福建通志》,……
189、谢亦吾 (1905~1935)
谢亦吾,原名欧阳石荣,谱名欧阳基梅,1905年9月28日出生于江西省万载县株潭车陂村。父亲欧阳高臻,早年耕作家中两份薄田,另租种众会公田三亩。虽然身强力壮,耕作精细,但是受高租重税的层层盘剥,所以家室仍旧清贫。中年后他改行从医,家境才稍见转机。母亲汤聚珍,老实厚道,在家做花爆,每天起早贪黑,挣点零钱……
190、谢翀 南北朝
东晋末年历任黄门侍郎、中书侍郎、散骑常侍。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被孙恩乱兵所杀。谢铁(谢安六弟)次子谢翀,字守度。东晋末年历任黄门侍郎、中书侍郎、散骑常侍。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被孙恩乱兵所杀。……
191、谢士炎 (1913~1947)
谢士炎,又名赵光熙,1913年4月6日生于湖南省衡山县新桥乡田垅村。他幼年父母双亡,由伯父抚养成人。1927年7月,在白山高小毕业后,先在岳北板仓补习班学习。这时,北伐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他十分向往这铁马金戈的战斗生活,于同年随在国民党军界任职的伯父来到南京,先后考入工程兵学校和陆军大学,成了一名……
192、谢玉久
山西省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2004年7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谢玉久,1952年3月生,枫坪镇柏树村人。1970年12月入伍,1972年为团政治处报道员,1976年为团政治处新闻干事,1979年为团宣传股长,1983年为营教导员,1988年为团政治处主任,1989年为师宣传科长,1990年为团政委,1……
193、谢洪 宋
谢洪、谢泽,宋代象州人,宣和三年(1121年)兄弟同榜进士,博学能文,时人誉为广西“二贤”。宋宣和三至七年(1121~1125年)间,谢洪先任南海尉,后升任贺州(今贺县)知州;谢泽先任昭州(今平乐县)知州,后任南平州(今福建省南平市)知州。家住象州城南门外“谢氏园”。园内有“扶疏堂”,竹木幽翠,景色……
194、谢逸桥 (1874~1926)
谢逸桥(1874~1926),原名锡元;谢良牧(1884~1931),原名钧元,字叔野,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他们是同胞兄弟,谢逸桥居长,谢良牧排行第三。祖父谢盖卿和伯父谢梦池(原名春生)都是马来亚槟榔屿的华侨富商;父亲谢可阶(名书玉),一向在家乡奉亲教子。谢逸桥成年后,感于清廷政治腐败,丧师失地……
195、谢惠连 南北朝 (407~433)
谢惠连(407~433年),南朝宋文学家。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家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南朝宋文学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他10岁能作文,深得谢灵运的赏识,见其新文,常感慨“张华重生,不能易也。”本州辟主簿,不就。谢惠连行止轻薄不检,原先爱幸会稽郡吏杜德灵,居父……
196、谢南山 (1900~1971)
谢南山(1900-1971)谢南山,名国勋,字也荣,扶锡乡扶锡村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二月生。从小聪明好学,喜诗文、书法,因家贫,在本乡设馆授徒。民国l5年(1926)冬,湖南农民动蓬勃兴起,谢南山、唐玉华、刘贤松等在上级支持下,发起组织扶锡农民协会,谢南山被选任为农会主席,因工作积极为当……
197、谢秉彝 清 (?~1859)
谢秉彝(?一1859),新桥乡上埠村人。廪生出身,选任宾州团总。因不满清朝统治,同情农民起义军,和上林团练结怨并被知州翟景禧责斥,谢秉彝和胞弟谢秉伸组织群众反抗。咸丰七年(1857年)正月,谢联合上林李锦贵农民起义军攻上林县城,久攻不下退回宾州。四月,谢又联络大成国黄鼎凤等7路农民起义军,共1万余人……
198、谢朝恩 清 (?~1841)
谢朝恩
谢朝恩(?-1841) 清朝将领。四川华阴(今四川省成都市)人。行伍出身,历任都司副将。1834年(宣宗道光十四年),升任江苏省狼山镇(位今江苏省南通市南,雄踞长江北岸、南与今常熟市隔江对峙,为江海间之重镇)总兵,后从两江总督伊里布驻防镇海(今浙江省镇海县,位宁波市东北滨海)。1847年10月,英军……
199、谢正奇 清 (1601~1656)
谢正奇(1601—1656),又读谢祯奇,号超凡。北市乡院垌村人。明朝游击将军。崇祯十年(1637年),他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打败,带了少数残兵回到家乡。适遇家乡遭受严重旱灾,“贼盗”猖狂,他写书上奏朝廷,请救济灾民,派兵治盗。明朝廷命他“治盗安民”。他选择易守难攻的今洛阳乡新忠村山鸡坪为营盘,……
200、谢臣 (1940~1963)
谢臣(1940~1963)回族。易县西水冶村人。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0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军后,先当炮兵,后当炊事员,不久又调任某部三营炮兵连驭手。1963年8月初,谢臣随部队到易县高士庄执行任务。驻地连降大雨,山洪暴发。三营炮兵连党支部立即发出“抢救群众,与群众同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