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世界谢氏宗亲总会“世界谢氏宗亲总会”于1977年8月在美国旧金山成立,总会会址选定在台湾台北市士林区仰德大道一段12巷39号谢氏大宗祠。 “世界谢氏宗亲总会”是一个谢氏宗亲的世界性联谊组织。旨在弘扬...
世界谢氏宗亲总会
“世界谢氏宗亲总会”于1977年8月在美国旧金山成立,总会会址选定在台湾台北市士林区仰德大道一段12巷39号谢氏大宗祠。
“世界谢氏宗亲总会”是一个谢氏宗亲的世界性联谊组织。旨在弘扬谢氏光荣之传统精神,团结互助,增进世界谢氏宗亲之联系及福利。会员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总会理事会下设秘书处、总务处、财务处和公关处等7个办事机构。章程规定每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每3年召开一次恳亲大会。
总会设有谢氏源流研究会,并创办了会刊《世界谢氏通讯》。世界谢氏宗亲总会下联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香港、美国旧金山、台湾台北、台南、台中、新竹等诸宗亲会,每三年召开一次恳亲大会。
1978年10月,第一届恳亲大会在台北举行。
从1988年起,每年举行一次代表大会。1988年10月在台北召开第1届第3次代表大会,推举谢东闵(台湾)为名誉会长,谢汉儒(台湾)为代理会长。1991年2月召开第2届第1次理监事会,推举谢汉儒为第2届理事长。
1988年第一届三次代表大会上,总会决议开始筹组“寻根谒祖访问团”,到河南寻根。
1990年10月,由台湾、美国、加拿大、泰国、香港等地谢氏宗亲会会员50余人组成的“寻根谒祖访问团”第一次回祖国故土寻根。
谢氏的发祥地有河南南阳与唐河二种说法。访问团分别到南阳县东谢营和唐县苍台谢家庄寻根谒祖。谢氏尊申伯为开姓始祖,并视申伯受封之地-----古谢邑为谢氏发祥地。
关于古谢邑的确切位置,历史学界有不同看法。
一是南阳县说,即古谢邑庄在今南阳县境古谢水之滨的东谢营村附近,著名历史学家、复旦大学谭其骧教授持此说。
二是唐河县说,即古谢邑庄在今唐河县苍台谢家庄附近。为确定谢邑的位置,南阳县曾召开了“谢氏源流学术研讨会”,唐河县则编印了《谢氏源流资料集》。
1992年9月,世界谢氏宗亲总会组团到谢安故里---- 河南太康县谒祖。同月,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联合举办了“谢安与淝水之战学术研讨会”,数百位海内外谢氏宗亲和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盛会。
1994年11月在菲律宾举行第2届第5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8届世界谢氏恳亲大会,计有各国各地区的宗亲400多人参加。1995年4月,在福建武夷山召开"谢叠山学术研讨会"。设有奖学基金,用于对谢氏宗亲子女中学习优秀者的奖励,并发动海内外宗亲支持中国的"希望工程"。泰国谢慧如除向总会奖学基金捐献100万元新台币外,也向唐河县谢家庄捐资25万元,建成谢慧如教学楼;总会则在南阳市东谢营村捐"宝树学校"。
谢氏系出姜姓。史称炎帝之裔申伯,以周王之舅的身份受封于谢,后失爵,以国为氏。
谢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72%,为中国人口最多的50个姓之一。尤以广东、江西、四川、湖南等省多谢姓,此四省谢姓约占全中国汉族谢姓人口的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