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亲会最理想会长 是什么样的?
引 言
理想的会长,什么样?
家族事务,在中国永远不会消失,只是“规模”大与小的问题。无论叫“宗亲会”还是叫“研究会”,总之要有人出面张罗事儿。我把这些人一并称为“会长”。无论这个“会”注册与否,她都是客观存在的民间团队。
“会长”的任职条件,有哪些呢?这个没有统一说法,很难用德能勤绩的“干部考核”标准来衡上量。因此我用“理想的会长”来说说个人看法:
一指人的品格;
二指人的仪表;
三指网络新意:人品爆发,形容一个人的运气极好。
人品,意思是人的品性道德。概括为“责任、利他”的行为;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对人要慷慨大方,宽以待人;对宗亲和国家要爱岗敬业,忠诚热爱。
人的品格
1. 良好端正的态度 我个人的座右铭:态度不能决定一切,但一切从态度开始有了正确的态度,是做好实际行动的前提;
2. 坚韧的毅力 成功贵在坚持;
3. 诚信,诚信既是高尚品质,也是有效的投资;
4. 美满的家庭,温馨的家庭是稳固的后方根据地,是避风的港湾,事业和家庭关系打理得井井有条的人无疑是相当成功的;
5. 高可成,低可就,真正的人才无论在高的职位或是低的职位,总能把工作做好,他们追求价值前总会先塑造好自己,而不是好高骛远;
6. 把握细节,对于细节要培养充分重视的习惯,但不能拘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7. 胆略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当然要在法律范围内
8. 人脉 在当今中国什么东西最重要?人脉,有了广阔的人际关系
1、兴趣:也叫“心思”,或者叫“爱好”。也就是“愿意为家族服务”。这是大前提。有本事的人很多,但“主动愿意为家族服务”占比有限。会长,不是官职,没有俸禄;是奉献的差事,是付出的表率,是积德的机会。具体有二点要求:一是这个人要内心愿意做家族事儿,二是这个人要把做家族事看成是积德行为。这是从“内心”对会长的起码要求。
2、政治:别以为做家族事与政治无关,其实关系大了。为什么“宗亲会”注册难?为什么“公务员”很少介入家族事务?为什么大型“家族活动”要报备?对这些问题想不明白、看不清楚,那就是“糊涂虫”。简单地说,会长,一定要有超过普通人的政治视野和素质,如果是中共党员更好。道理很简单,家族离不开国家,文化也不能游离于政治之外。
3、年龄:最好60岁以上、70岁以下。年龄,是人生阅历,是社会经验。在礼仪之邦的中国,年龄还是一种能够承载更多尊重的资本。60岁,人生一个甲子年,以后再也没有体制内的工作压力了,所以也叫“人生第二个春天”。人生不同年龄,“第一要务”是不同的。童年求学,青年立业,壮年守成。“守成”就是养好老的、育好小的。60岁以后的老年干什么呢?时下很流行“养生”。什么是最好的“养生”呢?肯定不是购买电视广告的“保健品”,公认的是“活动”,也就是“找点事儿干”,自己给自己找点快乐。当然,不是说60岁以下的人不能当会长。如果把当会长看成是一种快乐,那么把这个快乐送给长者也算是“尊老”。
4、文化:家族事务的主线是文化传承。没有文化,也就谈不上传承文化。没必要用学历、学位、职称来衡量,但最起码的,要会写发言稿,会用标点符号,会说普通话。对家族历史文化不用有深入研究,但要掌握常人都知道的家族知识。这里有个重点:必须能分清“哪些是正能量文化、哪些是负能量文化”。会长是领路人,没文化,肯定不行。心胸狭窄、气量不大,再有钱、再热心,也只能把家族事务搞砸,误导后人。时下60以上的人中,当过中小学老师的,就是难得人才了。
5、性格:这是一个很难描述清楚的人格特征,是骨子里的东西。成年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不同的性格在家族事务中,会展示出不同的优势和劣势。性格受文化影响,进而成为“素质”。“死犟”的人,听不进别人话,如果当上会长,多半就是一言堂;爱“显摆”的人,逢事就会讲排场。性格还受职业影响,进而成为“习惯”。而家族事务是排斥某些素质和习惯的。如果会长按出钱多少任命的,这个会长大多会考虑整合家族零散资金的“众筹”。完美性格是不存在的,但是人们心里还是有一个基本标准,如“会办事”。笔者认为,会长具备“如水”的性格,是比较理想的,刚柔并济,屈伸自如。
6、经济:必须有稳定的收入。比如公职退休人员。当今人们往钱上使劲,是生存和守成的需要。如果当会长还要与钱叫劲,一是精力不够,二是容易跑偏。做家族事务,要经常出门访亲,花销也大,少则一两万、多则数十万。这个钱,不能花大家的,只能个人掏腰包。同时,必须有家属支持。虽然是你的钱,老伴不同意,就会影响家庭和睦。另外还要考虑“啃老族”,子女尚未独立,当父母的谁也不会袖手旁观。
7、时间:灵活时间充足,自由支配度大。今人都时间紧张,公职的就不用说了,打工的要看老板脸色,个体的也要考虑生意,退休的还要照顾孙子。社会节奏很快,人心时而浮躁。如果会长整天忙于“生存正事”,也就没有时间管“家族闲事”了。当会长,不仅要到处跑,更重要的是“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家族也是小社会,但很多事务还不能按“社会规则”处理,家族讲究“情”字,否则也没人买账。文化传承是双方的默契,发出方与接收方若无共鸣,家族事务也不会有什么升华。这些虽然是“文化”层面的问题,但需要会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检验。
8、身体:健康的身体,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坐飞机,还是自驾,要确保安全第一,必须防止意外发生。这里不说“命中注定”的事儿,一旦发生意外,很可能留下“忌讳”。再有,在哪个地方出事,也会给当地族人增加很多麻烦,甚至会让外地族人对当地族人产生“照顾不周”的误会。当然,为家族事务献出生命的人,是可敬的、可以写入史诗的,但不是族人愿意看到的。
9、用人:这点最关键。完美的人很少,“理想的会长”也不是随处可见。时下,注册和未注册的宗亲类的各级“社团”,数以千计,而2018年被国家民政部点名的“涉非会”仅有42家。这说明绝大多数会长是走正路的。当然,被点名的,原因也复杂。很多会长把家族事务,做得可圈可点,细想一下就会得这样的结论:高手会长,一定是善于用人。简单地说,会长一班人,各具千秋,优势互补,同时能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