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谢氏宗谱》实现统修
在信阳全体谢氏族人的共同努力下,信阳市除淮滨县外,《信阳谢氏宗谱》业已修成,这是我族一大幸事、盛世、喜事!她将以谢氏文化丰富多彩与博大精深展示在世人面前,将会经受时代的考验,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亲和力、凝聚力和永恒魅力,成为中华谢氏文化之瑰宝与奇葩之一。
此次统修信阳谢氏宗谱之盛举,得到社会名流、首长的重视、关心与支持。共和国上将、原成都军区政委,万海峰先生;原四川省委书记、人大主任,谢世杰先生;原山东军区后勤部政委、少将曹学德先生;全球谢氏宗亲联谊总会会长,谢国华先生、秘书长,谢超伦先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著名教授任崇岳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谢安均先生等名人为《信阳谢氏宗谱》题词,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家:刘继银题词、谢树春先生题写了谱名,中原谢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太康谢氏文化研究会会长,谢纯灵先生为本谱作序,这都成为此次统修信阳谢氏宗谱的“亮点”,从而也极大地增强了信阳谢氏家谱的文化品位及收藏价值。编辑过程中,统修新谱参阅并吸收了王大良《中华姓氏通史.谢姓》、谢钧祥《新编百家姓》、谢刚《谢氏史志》、谢隆钦《谢氏宗族发展史考》等多位专家学者的专著和研究成果,使新谱更具有厚重性、广泛性、史料性、知识性、可读性和启迪性。斯览家谱,能使谢氏族人,更多了解谢氏家族祖脉之渊源,历史之辉煌,文化之博大精深!从而产生巨大的敬仰感、归属感、荣誉感、认同感。
信阳谢氏宗谱实施统修,历时三载。从2007年开始,组建了信阳谢氏宗谱编纂委员会及其理事会。推举商城县谢焕友担任编委会主任,光山县谢绍柏为理事长兼总编辑,各县分卷编委会主任即:罗山县谢海滨、息县 谢焕国、固始县 谢九田、新县 谢绍良、浉河区 谢文礼等任副主任组成编委会及理事会,并特聘德高望重的谢长禄、谢复兴、谢纯灵三位宗长为总顾问,谢天学、谢秀魁二位宗长等任荣誉主任,统修工作全面展开。经过三年的艰苦耕耘,取得了丰收成果,新统修的《信阳谢氏宗谱》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六大特点:一是、主旨思想明;二是、篇目格局新;三是、内容文献实;四是、时代特色强;五是、收集资料宽;六是收藏价值高。具体来说:一是确认了谢氏发源地、纪念地、族徽、族歌;二是确定了始祖画像;三是统一拟定了信阳谢氏新的《六十代》新派字;新派字在一九四五年合谱四十字:即:“中时成联芳,绍复焕其章。汝克昭明德,慎守维纲常。雍熙延祖宪,启迪寿炽昌,国家资屏翰,勋名耀前光!”作两字修改(原是‘慎守而彝常’将‘而彝’二字改为‘维纲’常)的基础上,又新续了二十字:“宝树兴华夏,东山起龙乡。仁义礼智信,万代庆安康。”新派字的统一,是此次统修的重大成果之一。四是理顺了纵横信阳谢氏全族世系总图、各分支世系图(从始祖至各支系一世祖延续二十一世)。并对各个支系辈次进行了雁行排定。为了避免重复,二十一世以下排在各分卷。此次修谱,信阳谢氏宗谱编纂人员,在问祖溯源上有更进一步的重大进展,也下了一番功夫。为弄清源流,他们不辞劳苦,先后去江西、下武汉,访太康,到南阳,每到一地,都得到宗亲的热情接待和提供珍贵的史料支持。在湖北新洲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对照老谱反复考证,终于探清迁始祖玄通公以上宗脉承传,祢补了一九四五年修谱断代的缺憾。据史料查证,我信阳谢氏确系陈郡阳夏一脉。共分三大支系,即商城:(新、光、息、罗、五县)从-谢瓒公—据公—千石公—玄通公-一脉相传;固始:谢瓒公—安公—凤公一脉相传;浉河区:安公—谢迁公—支系承传;以上历史渊源已清。并以史学界和谢氏家族普遍公认的谢瓒公为始祖断代,雁行排世,形成对照表,以利各支称谓。谢瓒公以上至申伯公世系,目前尚未形成统一意见,只作参考资料。五是比较多地记述了谢氏各个历史时期的谢氏人物,以及信阳谢氏人物。新谱以(信阳谢氏人物传、谢氏风采录、谢氏名人录、谢氏人才录)的形式,记述了半个多世纪信阳谢氏的政界明星、军中精英、社会贤达、企业巨子、商贾名流、行业模范、技术骨干、青年才俊等。六是文化品位有极大地提升。我们在继承老谱精华的基础上,又有较大的拓展创新,使新谱更具传承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特别是一些名人对家谱的题词、题诗,极大地增强了家谱的文化品位和收藏价值。
统修信阳谢氏宗谱顺利成册,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有赖于全体编修人员的忠贞勤勉,有赖于贤达之士的鼎力相助,有赖于各位宗长的大力支持,更有赖于全族人的团结协力。此次统修,凡愿意入谱者,遵循“尊重历史、追宗溯源、宽和协商、达到统一”的宗旨,坚持“承前启后以启后为主;追根溯源以溯源为主;颂古续今以续今为主”的原则,上溯下续编排世系。以老谱、断代为依据,不妄臆断;同时又对老谱中世系存在的明显问题,进行甑别,清源正本。支系间本着求同求宽求和协商解决。宗谱排辈立世,做到较合理服族众,以宽广胸怀对待之,但决不一味强求。
相信,这部凝聚着信阳谢氏全体编纂人员心血和全体族人智慧的《信阳谢氏宗谱》,定能成为家谱中的精品和谢氏文化宝库的经典流传后世,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遗产代代承传。它也必将作为增进宗谊,敦亲睦族的重要桥梁与纽带,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亲和力,促使积淀着的谢氏族脉、血脉、文脉形成的遗传基因、文化基因得到广泛传承并发扬光大。不但写下信阳谢氏历史的灿烂篇章!
信阳谢氏宗谱办公室 供稿 200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