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总会新闻 >> 内容

两岸“澄江派”谢氏堂亲时隔130多年 联手修整族谱

时间:2018/10/10 22:17:09 点击:

  核心提示:两岸“澄江派”谢氏堂亲时隔130多年 联手修整族谱   ■本报记者 卓晓熹     本报讯 日前,台湾彰化县北斗镇、云林县北港镇2000多位谢氏乡亲与晋江澄江谢氏乡亲的名字终于汇集到《闽台晋江澄江谢氏...
两岸“澄江派”谢氏堂亲
时隔130多年 联手修整族谱

  ■本报记者 卓晓熹    

  

  本报讯 日前,台湾彰化县北斗镇、云林县北港镇2000多位谢氏乡亲与晋江澄江谢氏乡亲的名字终于汇集到《闽台晋江澄江谢氏族谱》中,他们均是晋江英林镇伍堡村谢氏的后代。

  这也是海峡两岸晋江澄江谢氏家族,闽台两地第三次共同编修族谱。第一次为1725年、第二次为1874年,而后因故失去了联系。130多年后,两岸澄江派谢氏堂亲终于再次取得联系,并秉承祖训、联手合力将分布于闽台两地的宗支整理成册,进行第三次族谱的修整。据悉,《闽台晋江澄江谢氏族谱》已基本完稿。

  台湾堂亲为族谱题字

  同根同源两岸为一脉

  近日,家住晋江市金井镇,正在修编《闽台澄江谢氏族谱》的谢清源,收到了来自台湾彰化县议会议长谢典霖(晋江澄江谢氏第22世裔孙)为族谱题的字。有了这些台湾堂亲的题字,让两岸澄江谢氏族谱全册编修得更加全面,凸显了闽台的血缘亲情。

  “台湾堂亲们知道晋江祖籍地正在修编族谱,都很支持、很感动。纷纷题字送过来,纪念祖乡谢氏族谱的整编。”谢清源说。

  据了解,《闽台澄江谢氏族谱》全套10本,现在已基本完稿。族谱中包含谱序、题字、世系图等,上追溯至宋末时期的澄江(伍堡)谢氏肇基始祖千禄公,当代录入有台湾堂亲的第25世。从族谱中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到,从祖乡渡台者及其后代数百年来均未忘祖,祖籍地祖厝均铭刻在他们的心中。

  在台湾的族谱里,第一页记录有祖籍地: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澄江,且在谱序中记载着祖厝。

  时隔130多年,海峡两岸晋江谢氏家族,闽台两地第三次共同编修族谱———《闽台晋江澄江谢氏族谱》。这本族谱的谱序中,详细描述了澄江谢氏家族的源流、为何要编这本族谱等。

  台湾堂亲表示

  要到晋江谒祖

  “台湾堂亲经常在来信、来电中表示,如今找到了晋江祖籍地,一定要过来寻根谒祖,到祖厝祭拜先祖,这一两岸的‘摇篮血迹’,子孙后代都不会忘怀的!”谢清源说。

  据谢清源介绍,澄江谢氏祖厝在晋江市英林镇澄江(伍堡)村码头边(现沿海大道边),修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一座五间张、三落大埕、双边有护廊的大厝。300多年来,祖厝饱受海潮、海风侵蚀,历经数次火灾,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堂亲陆续搬出祖厝。1988年,祖厝已经破败不堪,只剩下几堵墙。谢清源的父亲组织堂亲,在残壁处修整出一小间房子,用于供奉祖先神位。

  “我们现正着手重修祖厝,让台湾堂亲们回家寻根拜祖时,感受到‘两岸一家亲,兄弟骨肉亲’。”谢清源表示。

  据悉,晋江澄江派谢氏堂亲有6个分支在台湾。如今,《闽台澄江谢氏族谱》中已记录有明郑时期渡台的第十世明初公派下子孙、另一分支为道光年间渡台的第十五世国园公派下子孙。还有4个分支没找到。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谢氏网(www.xies5.com)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495576669@qq.com 谢氏网QQ群:333292127 粤B2-20100320
  • 本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QQ:99437381,我们会在两个工作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