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总会新闻 >> 内容

能轩公墓茔寻访记

时间:2016/6/15 23:18:07 点击:

  核心提示: 辛里义历以及吴楚各属一世祖 能轩公墓茔寻访记 谢声雄 2012年4月22日,由中华谢氏联谊总会常务副会长谢贞超领队,我们在赣州参加 中华谢氏总谱《赣南联谱》编纂工作会后,决定到吉安市安福县去寻...

 

辛里义历以及吴楚各属一世祖

能轩公墓茔寻访记

                                                      谢声雄

 

2012422,由中华谢氏联谊总会常务副会长谢贞超领队,我们在赣州参加 “中华谢氏总谱《赣南联谱》编纂工作会”后,决定到吉安市安福县去寻访我们的六十三世祖能轩公故里及墓茔。

下午3时左右,江西文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谢祥彬自告奋勇驾车送我们前往,江西永新县谢氏宗亲联谊会会长谢腾云担任我们的向导和联络人。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疾驰,三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了安福县城,在当地宗亲谢建强的安排下,住进了“文山国际大酒店”。晚上,腾云会长联系了在安福县工作的谢旭辉,也邀约了宁冈谢氏宗亲会,约定第二天一起去能轩公故里。

据家谱记载:蕙,字能轩,讳克振,行十。宋真宗咸平二年己亥(即公元999年)十月十五巳时生。庆历(宋仁宗年号,公元10411048年)中授奉直大夫、徐州通判。志和(宋仁宗年号,公元10541056年)中任满,自东门徙居邑东辛里古平都(今属江西吉安市安福县),为辛里义历以及吴楚各属一世祖。宋神宗元丰三年庚申(即公元1080年)五月二十亥时卒,享年八十一岁,葬庐陵四十六都马子岭,锦被盖孩儿形,巽己向,达仙岭曰:大马赶小马,名声满天下,匹马一条枪,声名播四方。妣刘氏,乃下村人,宋真宗咸平三年庚子(即公元1000年)三月初四子时生,诰封恭人,宋神宗元丰二年己未(即公元1079年)六月初一酉时卒,享年七十九岁,葬庐陵四十六都后团尖峰,穴丑艮向。子七:爱、宜、望、晟、胜、载、寿。能轩公后裔瓜瓞绵绵,枝繁叶茂,分布在两湖、两广、江西、福建、浙江、安徽、四川、河南、江苏等地,共有百万人之多,约占谢姓人口的十分之一。

4238时刚过,昨天留在赣州的江西永新县谢氏宗亲联谊会名誉会长谢殿华、副会长谢毛俚赶过来了,常务副会长谢灿裕从永新驾车赶过来了;宁冈谢氏宗亲会的谢观清会长率领谢敬良、谢石汉、谢肖传赶过来了,在安福县公安局工作的谢旭辉的陪同下,我们一行16人分乘四辆小车出发了。

根据湖北省江陵县谢从武宗亲提供的线索,我们径直往能轩公故里——辛里古平都——今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竹江乡矮屋下店村而去。在矮屋村,见到了村支书谢海兵,他非常热情,找来了老支书谢林生。他们说,能轩公故里就在这里,但遗迹已不存了;能轩公的安息地不在这里,“庐陵四十六都马子岭”现在属于吉安县澧田乡高峰村。于是,由谢林生、谢海兵带路,往吉安县澧田乡高峰村赶去。这里属于丘陵地貌,山清水秀,地形地物和自然景观与我们家乡——湖北很多地方相似,以至于让我们感觉到十分的亲切,就像是在自己的家乡一样,情不自禁地举起相机,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带在身边!

在澧田乡田心村路旁,我们巧遇在地里劳作的谢新科宗亲,他二话没说,放下农具,抱起孩子就坐上车和我们一起走。他说,能轩公的坟墓离自己住的地方有几里路,附近有个刘姓林陂自然村,小时候曽经和长辈们去祭奠过,具体地点还是有些模糊,到了那里再打听吧。

走了大约七八里地,在一条河边,我们看到了林陂村。下了车,几位向导就向村民打听,有几位老婆婆热心地指点方位,但是,村子对面有大小五、六座山,究竟在哪一座山也指点不明白。就在这时,一位名叫刘建文的村民准备出外办事,他见我们在村头问路,就答应引我们去。走到山脚,给我们指认了大致方位后就推说要去办急事,走了。

我们走在杂草丛生、荆棘遍布、泥泞的羊肠小道上,小心翼翼地向山上攀去。当来到比较开阔的地方向四处搜寻目标时,新科宗亲也懵了,因为在记忆中,这里是一片山林,墓前长有几棵可辨认的树,现在,当地人把树砍光了,只留下树桩,栽种了小树苗,地形地物改变了,找不到祖墓的地方了。难怪有人说过,近几十年来,到此地拜谒祖墓的人来过一批又一批,却都遗憾地无功而返。面对此情此景,难道我们也是如此吗?不,我们决心要把祖墓找到,不找到不下山!

我们16人自觉地分成几拨,在马子岭所属的几个山头上下寻找,就连77岁高龄的《中华谢氏总谱》编纂委员会顾问谢守春老人也没闲着。我努力地回忆家谱中有关能轩公墓葬情况的记载:“锦被盖孩儿形,巽己向”、“大马赶小马,名声满天下,匹马一条枪,声名播四方”,想从中找到启示,遗憾的是,我不是堪舆学者,不懂堪舆术语,想破脑壳也是白搭。

时近正午,天上阴云密布,空气闷热。大家在山上、在荆棘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寻找。谢旭辉、谢肖传两位宗亲找到山坡腰时,发现在一处杂草中隐约露出似乎是坟墓两边伸出来的翅墙,走近仔细观察,翅墙的建筑材料好像是古人常用的糯米浆混黄沙白灰,总体黄颜色,再往下部看,外面又有一层似乎是灰黑色涂料套的浆。两道翅墙中间靠下的草中横着一条较规则的石条。他们抑制住心跳,拨开乱草,继续向翅墙上方找寻,看到了被一大蓬杂草掩盖住的不规则的圆柱形深坑,上口直径约1.5米,坑底直径约0.7米,坑深约1米。这显然是个盗洞。他们下到横着的石条边,用力将它翻了个面,想从它上面找答案:是不是有字,墓主是谁?石条上没字,它大概是墓碑上的压条石吧。我听到了他们的简短的讨论声,就赶过去,抠了抠翅墙上的敷料,心里有些犯疑:这难道是我们的祖墓?这被人盗了的墓是能轩公的墓?如果是,我们就惨啦,是可忍孰不可忍啦!又希望不是,自我安慰道:没有墓碑,谁能证明它就是我们的祖墓?它有可能是别人的墓呢。在这种矛盾中,心中极为复杂,极为难受。可事实就是事实,谢新科也赶过来了,他一口肯定:没错,就是这里,就是这座墓!

大家聚集在能轩公墓前,悲喜交集:喜的是,我们终于找到能轩公的墓了;悲的是,一代俊杰,百万人的祖先,长眠地下却不得安宁,九百多年后竟然被侵犯!墓碑呢,我们没找到,又是一个遗憾。我们烧起了纸钱,向祖先表达歉意;我们燃起了香烛,向祖先剖白心愿;我们点起了鞭炮;向祖先告知决心,我们百万后人将在合适的时间内,尽快的重修能轩公墓茔,永久地保护好它!叩头礼毕,我们在祖墓前合影留念,依依不舍地告别。

走下山,来到一道水渠前,水渠上横架着几块长条石,一是方便人们过渠,二是作为向渠道另一面送水的送水槽。副总会长贞超说,这几块石条会不会是祖墓的墓碑呢?此言一出,大家来了兴致,纷纷要求下渠道里去看看。永新谢氏宗亲会腾云会长首先下渠,先看了靠右边的一块条石,没有字;他又往左边尽量探了探身子,“嗨,这有字!”大家催促他快看是什么字。“有‘谢能轩公’几个字!”贞超会长连忙递给他相机,要他把碑文照下来。他拿着相机对着碑面连摄了十几张才罢手。我们浏览了所摄图像,觉得不清晰。于是我就再次下到渠底,要弄个明白。

渠底有水和水草,有半尺深的淤泥,渠底与石条间的空档约2尺高,没处落脚,一边垫了一块石头才落实。下马步,扭过头,努力调整好身姿,在昏暗光线中极力辨认着碑上的字迹。碑的两头被压在渠道两边的土里,仅见——中间大字:太守基祖谢能轩公佳成;右边较小字:□光二十八年戊申冬月  吉旦;左边较小字:辛里舊屋  厦屋  上边   楼背山        (“辛里舊屋 厦屋 上边”与“楼背山   下”并排) 合族重修。(注:由于光线太暗,可能有的字没看准确,有待日后重修墓茔而墓碑重见天日时纠正。)我又用贞超会长的相机和祥彬的相机将墓碑照了一些照片,以作参证。

过了水渠,是通往林陂村的捷径,比较好走。不过,天上的雨丝若断若续地开始飘落了。下午一点多,我们回到安福县城,大雨随即降临。永新籍的安福县常务副县长谢海泉宗亲早已派人在安福宾馆接待我们。晚上,他又亲自在“文山国际大酒店”设宴招待。席间,贞超副总会长就重修能轩公坟墓的具体负责人人选问题托付给海泉副县长,海泉副县长愉快地答应物色。宾主频频举杯,互致问候,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24日,我们结束了此次寻访活动,顺利返程。

回顾此次寻访活动,我有几点感受,与宗亲分享——

其一,寻访特别顺利。这里有江西省谢氏宗亲的热情帮助,如赣州谢氏宗亲会的周到安排,谢祥彬的慷慨陪同,谢腾云的及时联络,谢旭辉的热情帮助……几乎是我们想做什么,就能做到,没走弯路。

其二、我们的活动有着重大的意义,连老天爷也被感动。本来,这几天的天气预报说赣中以北有中到大雨,可是在我们没找到祖墓和墓碑之前,天没下雨,而在我们找到祖墓、完成了祭祀下山后,才下起雨来。如果早一点下,我们的活动必将受阻,就连能否找到祖墓和墓碑都不敢说,就可能像以前那些寻墓者一样,乘兴而来,扫兴而去。

其三、冥冥之中,祖先在荫庇着我们。就拿发现墓碑一事来说,我们上山走的是一条狭窄、很少有人走的路,在经过水渠时,这一段没水也没桥。下山时,根本就是在无意间走上的一条便道,而这条道必须经过发现墓碑的那道桥!这不是祖宗在冥冥中引导我们又是什么?中华谢氏联谊总会派来拜谒祖墓的代表代表着谢姓族人的敬祖之心,所以能够这样顺利。是巧合耶,还是上天的安排耶?

还有两件事要和谢氏族人说明。

一是我们为什么没有马上将能轩公的墓碑取出来,送到墓前去?因为能轩公的墓茔不是处在我谢氏族人居住的范围内,墓碑取出来目前无处存放,就是安放在已被盗掘的墓茔前也不合适,别人还是会搬去做桥石用,甚至会毁坏。所以我们考虑,目前暂时隐忍一下感情,等到我们重修了坟墓,再将它取出来,安放到墓前去。

二是祖妣刘氏的葬地与能轩公葬地不在一处,据说是在吉安县澧田乡口潭村山上,具体方位不详,难以辨识,有待后贤探访。

能轩公墓茔寻访记

能轩公墓茔寻访记

能轩公墓茔寻访记

能轩公墓茔寻访记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谢氏网(www.xies5.com)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495576669@qq.com 谢氏网QQ群:333292127 粤B2-20100320
  • 本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QQ:99437381,我们会在两个工作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