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大姓之一的谢姓,历史久远,源远流长。古今中外,谢姓人在历史合个时期、不同地域、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凭着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我千万谢姓人引为自豪和骄傲。
欣逢当今盛世,在社会文明进步,民众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之时,富而思源,尊祖敬宗 也就必然形成时尚潮流,成为每个现代文明人重要的行为标志。鉴于世界李、张、王、刘、林、郑、叶、许……众多姓氏都在其河南祖地相继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宗祠,我们谢氏古往今来对国家、对社会有着卓越贡献,有着厚重传统美德的昌盛家族岂能甘落人后?为此我们倡议集我全球谢氏宗亲之力,在祖地筹建一座“中华谢源大宗祠”,对历史上各个时期为人类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谢姓人祖先进行纪念,可谓既顺应了时代潮流,也符合广大谢姓人的 心愿。
“中华谢源大宗祠”设计规划草案说明:
经征求各方面专业人士建议,在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未来宗祠建设的草案,整体规划需投资1000-1500万元,占地100亩,位置将选在谢氏故里东谢营村现有宗祠之东200米处。位于古谢水支流姜氏河与古谢水交汇而形成迥侧之势处西侧,宗祠呈座北向南之势,依次建造供奉我中华人文始祖的炎帝殿,有着神人合一被尊为中华“谋圣"之称的谢氏人姓前祖先姜太公殿,谢姓人受姓始祖申伯公殿,三大殿堂前规划风景区及服务管理区,在大门前另建成申伯广场,广场中央将竖起申伯公铜像,三大殿两侧将分别建成厅、堂、馆、阁,用以展现古今中外我全球谢氏先贤和当代精英之辉煌业绩和2800年来的谢姓优秀历史文化。经堪舆学高士选址建成后的宗祠将承日月之精华,接天地之灵气而成为我谢氏历代先祖名士先贤栖息安卧之处,而列祖列宗也必将保佑我全球谢氏裔孙,人丁兴旺、业发四海,福寿无疆。
鉴于该项目工程浩大,筹资不易,我们将视其情况,计划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完成整体建筑。第一期工程则为建申伯广场,竖申伯公铜像,建申伯大殿,我们坚信,全部建成后的中华谢源大宗祠,必将成为全球谢姓人心中的丰碑,朝拜的圣地,传播谢氏文化的中心, 激励启迪裔孙奋发进取的力量源泉。
筹资及表彰办法:
在谢姓祖源地建设“中华谢源大宗祠”,是一项崇祖敬宗的仁德工程,是每一位谢姓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希望每一位谢姓人从中感悟出它的重大意义而积极参与建设之中,经筹建委员会研究决定,筹资分个人与集体两种形式运行,其措施为:
l、凡对大宗祠实施捐助的个人,百元以下者将在史书中留名表彰;百元以上者著书并刻碑纪念;千元以上者,加刻个人简历,在宗祠内挂大幅玉照;万元以上者塑像纪念;十万元以上者可获取l 00平方米厅室,堂内专设本人家族发展史事迹介绍,百万元以上者除上述表彰外可建独立纪念厅室或亭阁。
2、为了弘扬全球优秀的谢姓历史文化,并为编修中华谢姓通谱提供史料,宗祠内将分国、分省设立谢氏文化研究展室,宗祠内另建有厅堂馆所供各市、县、乡、村宗亲联谊成果显著的宗亲组织集体认捐,其标准如下:
①凡以国籍命名和以港、澳、台地区命名的厅室捐资额应不少于人民币50万元,占用面积视其捐额分配,厅室内除展示该国该地区谢氏文化研究、谢氏宗亲联谊成果外,另悬挂当地谢氏名人,历届宗亲会、联谊会、文化研究会负责人及为该厅堂实施捐资宗贤的大幅玉照、事迹介绍(资料有当地提供)等内容。
②凡以省为单位命名的厅堂,捐资额应不少于人民币30万元,表彰办法同上。
③凡以市、县、乡、村命名的厅堂,市级捐额应在20万元,县级l 5万元,乡村5万
元以上,表彰办法同上。
修建“中华谢源大宗祠”乃系我天下谢氏人千秋功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诚望全球谢氏宗人积极响应,群策群力,让宗祠早日竣工,使先祖早日安卧于华堂,了却千万裔孙崇宗敬祖之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