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谢氏大宗祠规划设计及筹资办法说明
一、目的意义
在中华谢姓祖源地——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东谢营村建一座集祭拜纪念谢氏先祖先贤、展示古今中外谢氏文化、启迪教育谢人后代的谢氏大宗祠,是2007年全球谢氏联谊总会第三届恳亲大会上形成的“武汉宣言”所昭示的重要内容,是即将成立的中华谢氏联谊总会所明确的主要目标任务,更是近年来海内外广大谢氏宗亲的呼唤和期盼,建成后的谢氏大宗祠,对于进一步凝聚海内外谢氏同宗扎实推进中华谢氏联谊活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前期准备
祖地现有宗祠因其面积小、建筑简陋,扩展空间不易,已不能适应我们这个有着千万人口的煌煌大姓祭拜先祖,展示谢氏文化的需要。自2006年多位知名谢氏宗长发出重建新的大宗祠倡议后,经祖地及江西多位精堪舆、懂风水宗长在祖地多处论证选址,特别是现任世谢总会理事长的谢坤铨前辈数次回祖地对周边山河水系、地形地貌勘察后,共同选定今东谢营村北古谢水支系的姜氏河畔为大宗祠新址。
祖地东谢营村委,发动广大宗亲通过对全村土地统一调整后,现已集中60亩良田,无偿提供为建祠用地,同时,预留40亩为今后打造旅游景点之需。目前,祖地区乡村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支持这个特色姓氏文化建设项目。南阳市谢氏宗亲联谊会已于2010年8月基本完成了建祠项目的报批手续,该项目目前已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三、设计创意
大宗祠项目设计建三座大殿、广场、假山、大门及跨河大桥等项目。前殿为始祖殿,供奉谢姓始祖申伯公,同时供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功勋大,谢姓中影响大的谢安、谢玄等历史人物。中殿为太公殿,供奉炎帝后裔,谢姓人姓前祖先、被今人誉为“中华谋圣”的姜太公。后殿供奉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炎黄二帝。中、后殿内可同时供奉与谢姓发展繁衍相关的历史人物。这样做有利于海内外宗亲对谢氏祖先的归属认同,有利于体现谢氏人感恩、谦恭、中和之理念,也有利于获取各级政府在文化层面上的支持。
设计中围绕三大殿建二层厢房,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可设大小展室、展厅200余个,集中陈列中华谢姓数千年优秀文化和仁人志士介绍。这些文化内涵主要有供奉古今中外谢氏名人、海内外各地名门望族的外迁祖先,同时展示当代谢姓中优秀人物成长过程,优秀谢氏企业发展简介,各地谱牒文化,谢氏精英的诗作书画、科研成就,当代谢氏联谊活动中领军人物及事迹、成果介绍等。通过收集和集中展示,形成爱国爱族、凝聚宗亲的教育基地,以此激发谢氏后人奋发图强的精神和光宗耀祖的情怀。从另一种意义上讲,各地的谢氏先祖、先贤牌位、画像在祖源地宗祠供奉,必占祖地之灵气,得先祖之灵佑而助其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四、筹资办法
现已初步获批的宗祠新址,在姜氏河两岸,北岸集中的45亩耕地用于建祠之需,南岸集中的耕地15亩,为建广场用地。通过在姜氏河上建坝蓄水,使姜氏河水环祠大半周后东去入谢水。宗祠东边紧邻汉田公路,交通十分便利。谢坤铨宗长及多位精通风水的学者认为,此处经打造后,将是一处绝佳的风水宝地,因此我们可通过长远规划,分期实施,渐进建设的方式进行。这样做,也可给后代人留下拓展空间,而不至于因规划不到位而形成历史遗憾。为此我们考察了多个姓氏祖地文化园区建设项目,皆规划到位,规模宏大。
大祠堂总体规划分三期完成,总投资1200万元,每期约400万元。设计中的殿堂、广场、桥、门、厅、堂等项目,可供海内外尊祖意识强、有经济实力的宗亲或宗亲组织认捐(林、刘、宋、张等姓氏宗亲组织均在各自祖地独资建有专项殿堂)。用于文化展示所建的厅、堂、馆、室可有各地宗亲或宗亲组织捐建,根据捐款多少而分配相应的馆室面积。所有捐助项目,捐助者拥有永久使用及冠名权。按目前祖地物价行情,古建筑成本价在每平方米2000元左右,我们拟定加价1000元,供海内外谢氏宗亲组织或个人认购,所得资金除成本外,用于建祠之需。目前已有俊明、招修、坤铨等多位宗长和一批谢氏联谊组织明确表态,将对大宗祠实施巨资捐助和认购厅堂。我们设想,待宗祠奠基开工之后,总会将运用会刊、杂志、网站全方位进行宣传。建祠委员会也将抽调专人带纪念品、相关资料、荣誉证书去各地对那些政治上有影响、经济上有实力并重名惜誉的重点人士和组织登门拜访,争取捐助。同时,也将组织一批知名的谢姓书画家、教授、学者到各地谢姓企业中策划企业文化,为大宗祠建设筹措经费。
中华谢氏联谊总会成立在即,南阳市谢氏宗亲联谊会也将以建祠为载体,积极争取接办中华谢氏联谊总会第二次代表大会,若会期在一期工程竣工之时,通过组织宗亲参加竣工典礼,观瞻文化展室的典范效应,定能进一步激发海内外宗亲的建祠热情。总之,只要我们宣传到位,方法灵活,多策并举,就一定能够广开财源而确保建祠资金无忧。积极配合总会、服从服务总会、维护总会权威是我们的一贯原则,祖地南阳宗亲将抱着对祖宗负责,对宗亲负责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大宗祠的建设之中,同时,请总会尽快决策并付诸实施。
干成这件当代谢姓人光宗耀祖的仁德工程,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虽道路曲折,困难重重,但我们坚信,有中华谢氏联谊总会的宣传发动和坚强领导,一定能够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我千万谢人定能团结一致,再创辉煌。
特此报告
南阳市谢氏宗亲联谊会 2011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