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谢氏文化 >> 谢氏源流 >> 内容

探古谢邑所在

时间:2018/10/10 22:16:39 点击:

  核心提示:探古谢邑所在在探讨古谢邑准确所在之前,请先思考两个问题:1,古谢邑范围有多大?仅是一个村庄大小呢、还是比村大?2,申伯获得谢邑之后,为何还叫申伯,没有改称“谢伯”什么的?对于前个问题,答案应是:“比村...

探古谢邑所在

在探讨古谢邑准确所在之前,请先思考两个问题:1,古谢邑范围有多大?仅是一个村庄大小呢、还是比村大?2,申伯获得谢邑之后,为何还叫申伯,没有改称“谢伯”什么的?

对于前个问题,答案应是:“比村大”,(它才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抵御楚的入侵。)它的准确位置今南阳市宛城区南、新野县东北、唐河县西南交界处。(笼统地说,在河南南阳唐河一带。)东踩郭滩镇,西踞前高庙,南蹬谢家庄,北踹东谢营。对于后个问题,答案应是:因谢邑被宣王封给申伯后,并没有独立建国,而是扩大了申的领土范围,所以,申伯仍称申伯(后来晋升“申侯”)。至于古谢邑的都城在那里?答案是:宛城就是古谢邑的都城(亦即申的都城)。

如果谢氏族人同意这个结论,则东谢营与谢家庄之争可以罢了。由于东谢营离宛城(南阳)较近,且有建祠的条件,所以在东谢营建谢氏袓庙宗祠的方案,是可以考虑的。

探讨古谢邑的准确所在

谢燕颉

(一)申伯国的都城

东周列国志》开篇话说周朝,自武王伐纣,即天子位,成康继之,那都是守成令主。又有周公、召公、毕公、史佚等一班贤臣辅政,真个文修武偃,物阜民安。自武王八传至于夷王,觐礼不明,诸侯渐渐强大。到九传厉王,暴虐无道,为国人所杀。此乃千百年民变之始,又亏周召二公同心协力,立太子靖(静)为王,是为宣王。那一朝天子,却又英明有道,任用贤臣方叔、召虎、尹吉甫、申伯、仲山甫等,复修文、武、成、康之政,周室赫然中兴。

《元和姓纂》载:姜姓,炎帝之允。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今汝南谢城是也,后失爵,以国为氏焉。

《万姓统谱》也说谢“炎帝之胤。周宣王之舅姜申伯封于谢,以邑为氏”。应为“胤”,“胤”,后代或后嗣;“谢城”应为“谢邑”,大为“国”小为“邑”;“汝南”应为“汝阳南”,“谢邑”在汝阳南方——南阳。

《汉书·地理志》载,南阳郡宛班固自注云:故申伯国又据《后汉书》载,南阳郡秦置雒阳南七百。三十七本申伯国。“宛”,指宛县或宛城;“雒阳,即洛阳。

据宋·罗泌《路史·国名纪》载:“欧阳修《谢绛铭》云:‘黄帝后,昔周灭之以封申伯,……,见《诗·嵩高》。其地西甚广,郑公友言谢西之九州者二千五百家者也。’”“谢”,即谢邑。申国原在陕西姜水流域。姜水,在今天西安市西的岐山、武功一带,属渭水流域,故有“凤鸣岐山”、“渭水贤”说法。周宣王姬静将谢邑封给国舅申伯后,申国的国土大大拓展,如谢邑西方已有九个州县,拥有户籍二千五百余家。地广人多,从此成为周朝西南屏障。

后国君申伯之子因为又立下大功,由伯爵晋升为申侯,国土也由三百里见方增至四百里见方。当时周朝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其封地也分为五四三二一五级,所领户籍也按此递减。

据《周礼·地官司徒第二》注:“凡建邦国,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 

据乾隆《信阳县志》载:“信阳、罗山皆申伯国也。”相邻的信阳、罗山两县同属南阳,说明申伯之国的国土很大。

(二)南阳郡与宛县的治所

·萧统《昭明文选卷四京都中·南都赋》载:“挚虞曰:南阳郡治宛,在京之南,故曰南都夏、商、周三朝,南阳之地曾隶属豫州,其中有吕、申、谢、邓、唐等侯国,春秋战国时期统归楚国所有朝才在此始置南阳郡汉承秦制仍设南阳郡,郡治,下辖三十六县。

《汉书 地理志》载:“宛故申伯国,有屈申城。” 屈,弯曲。因“屈申城”,形如大碗,故谓“宛城”。

同据《路史·国名纪》载:“谢,伯爵。《荆州记》:棘阳东北百里谢城是。有谢水。棘阳城在唐之湖阳西北。” 《姓氏急就章》也说:“谢氏,南阳棘阳县有谢城。周申侯于此作邑,后为氏。”

唐,即唐河县。谢邑在棘阳东北方向大约一百里,邑有谢水河,棘阳城在唐河湖阳西北方向。

今唐河湖阳西北方向依次是张湾、周庵、高营、王张营、苏庄、郭滩镇,故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陈隆文教授在古谢邑地望考古谢邑地望在何处影响较大的有南阳说、唐河说和信阳说三种不同观点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认为谢邑故址当在河南南阳县即今南阳县金华乡东谢营村笔者通过对诗经中所反映的古谢邑地理形势的分析,以及水经注大清一统志等文献材料中所记的谢水、棘阳故城、新都故城与谢邑的相对方位的辨别再联系相关考古材料认为谢邑故址当在今唐河县郭滩乡古谢庄一带。”

据《汉书·地理志》及《史记》载,棘阳因城居棘水之阳,故名棘阳,隶属南阳郡管辖,三国魏时新野为荆州都督治所,晋时棘阳归新野郡管辖,后周时棘阳才与新野县合并。

棘阳故城在今新野县东边临近唐河县前高庙乡政府所在地向二公里处,恰好与郭滩乡(镇)相邻。因此可以说谢邑就在两乡结合部附近。

从古谢邑到申国都城,从申城、秦宛城到汉宛城,城邑面积不断扩大。反之,从汉宛城、秦宛城、楚宛城再到申宛城,可最后找到古谢邑。

南阳境内虽然有宛城、龙城、析邑等名城三处,但还是容易区分清楚。宛城的前身是申国都谢邑,春秋晚期才称为宛城,为秦汉时期时南阳郡治。汉宛城较大,是在楚宛城的基础上扩Tags:探古 古谢 谢邑 邑所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谢氏网(www.xies5.com)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495576669@qq.com 谢氏网QQ群:333292127 粤B2-20100320
  • 本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QQ:99437381,我们会在两个工作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