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谢氏文化 >> 谢氏源流 >> 内容

历史上四个枋得之探讨

时间:2018/10/8 22:15:31 点击:

  核心提示:历史上四个枋得之探讨★ ●◆■此四个符号表明四个枋得的不同世系。★●◆■四个枋得的同祖为申伯三十七世(炎帝99世)魮,幼名裒,字桓彝,号幼儒。★◆两个枋得的同祖为申伯五十七世(炎帝119世)太和。史载...

史上四枋得之探

     ●◆■此四个符号表明四个枋得的不同世系。★●◆■四个枋得的同祖为申伯三十七世 ( 炎帝 99  ) 幼名裒 , 字桓彝 , 幼儒。★◆两个枋得的同祖为申伯五十七世(炎帝119世)太和。史载枋得应只有一人,谱中有五个枋得,除一个上世系不详外,四个枋得均有各自不同世系。

申伯75世祖谢枋得史书上记载:

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四 谢枋得。宋史--脱、阿鲁图等。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第一百八十四 谢枋得 [选自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第一百八十四 (刘应龙 潘牥 洪芹 赵景纬 冯去非 徐霖 徐宗仁 危昭德 陈垲杨文仲 谢枋得)]  
  谢枋得,字君直,信州弋阳人也。为人豪爽。每观书,五行俱下,一览终身不忘。性好直言,一与人论古今治乱国家事,必掀髯抵几,跳跃自奋,以忠义自任。徐霖称其“如惊鹤摩霄,不事笼絷。”

  宝佑中,举进士,对策极攻丞相董槐与宦官董宋臣,意擢高第矣,及奏名,中乙科。除抚州司户参军,即弃去。明年复出,试教官,中兼经科,除教授建宁府。未上,吴潜宣抚江东、西,辟差干办公事。团结民兵,以扞饶、信、抚,科降钱米以给之。枋得说邓、传二社诸大家,得民兵万余人,守信州,暨兵退,朝廷核诸军费,几至不免。
  五年,彗星出东方,枋得考试建康,擿似道政事为问目,言:“兵必至,国必亡。”漕使陆景思衔之,上其稿于似道,坐居乡不法,起兵时冒破科降钱,且讪谤,追两官,谪居兴国军。咸淳三年,赦,放归。德佑元年,吕文焕导大元兵东下鄂、黄、蕲、安庆、九江,凡其亲友部曲皆诱下之,遂屯建康。枋得与吕师夔善,乃应诏上书,以一族保师夔可信,乞分沿江诸屯兵,以之为镇抚使,使之行成,且愿身至江州见文焕与议。从之,使以沿江察访使行,会文焕北归,不及而反。
  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明年正月,师夔与武万户分定江东地,枋得以兵逆之,使前锋呼曰:“谢提刑来。”吕军驰至,射之,矢及马前。枋得走入安仁,调淮士张孝忠逆战团湖坪,矢尽,孝忠挥双刀击杀百余人。前军稍却,后军绕出孝忠后,众惊溃,孝忠中流矢死。马奔归,枋得坐敌楼见之,曰:“马归,孝忠败矣。”遂奔信州。师夔下安仁,进攻信州,不守。枋得乃变姓名,入建宁唐石山,转茶坂,寓逆旅中,日麻衣蹑履,东乡而哭,人不识之,以为被病也。已而去,卖卜建阳市中,有来卜者,惟取米屡而已,委以钱,率谢不取。其后人稍稍识之,多延至其家,使为弟子论学。天下既定,遂居闽中。

至元二十三年,集贤学士程文海荐宋臣二十二人,以枋得为首,辞不起。又明年,行省丞相忙兀台将旨诏之,执手相勉劳。枋得曰:“上有尧、舜,下有巢、由,枋得名姓不祥,不敢赴诏。”丞相义之,不强也。二十五年,福建行省参政管如德将旨如江南求人材,尚书留梦炎以枋得荐,枋得遗书梦炎曰:“江南无人材,求一瑕吕饴甥、程婴、杵臼厮养卒,不可得也。纣之亡也,以八百国之精兵,而不敢抗二子之正论,武王、太公凛凛无所容,急以兴灭继绝谢天下。殷之后遂与周并立。使三监、淮夷不叛,武庚必不死,殷命必不黜。夫女真之待二帝亦惨矣。而我宋今年遣使祈请,明年遣使问安。王伦一市井无赖、狎邪小人,谓梓宫可还,太后可归。终则二事皆符其言。今一王伦且无之,则江南无人材可见也。今吾年六十余矣,所欠一死耳,岂复有它志哉!”终不行。郭少师从瀛国公入朝,既而南归,与枋得道时事,曰:“大元本无意江南,屡遣使使顿兵,令毋深入,待还岁币即议和,无枉害生灵也。张宴然上书乞敛兵从和,上即可之。兵交二年,无一介行李之事,乃挈数百年宗社而降。”因相与痛哭。
  福建行省参政魏天佑见时方以求材为急,欲荐枋得为功,使其友赵孟来言,枋得骂曰:“天佑仕闽,无毫发推广德意,反起银冶病民,顾以我辈饰好邪?”及见天佑,又傲岸不为礼,与之言,坐而不对。天佑怒,强之而北。枋得即日食菜果。

二十六年四月,至京师,问谢太后攒所及瀛国所在,再拜恸哭。已而病,迁悯忠寺,见壁间《曹娥碑》,泣曰:“小女子犹尔,吾岂不汝若哉!”留梦炎使医持药杂米饮进之,枋得怒曰:“吾欲死,汝乃欲生我邪?”弃之于地,终不食而死。伯父徽明以特奏恩为当阳尉,摄县事,时天基节上寿,大元兵奄至,徽明出兵战死,二子趋进抱父尸,亦死。
  论曰:刘应龙不附贾似道,冯去非不附丁大全,潘牥论皇子竑事,坎壈以终。洪芹讼吴潜,伟哉。赵景纬。醇儒也,而无躁竞之心。徐霖进则直言于朝,退则讲道于里。徐宗仁国亡与亡,异乎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危昭德经筵进对之言,悉载诸故史。陈垲能以意气感人,杨文仲当抢攘之时,犹能荐士,谢枋得嵚崎以全臣节,皆宋末之卓然者也。

宋史:列传第219 谢枋得妻李氏。宋史--脱、阿鲁图等。卷四百六十 列传第二百一十九 列女 谢枋得妻李氏 [选自卷四百六十 列传第二百一十九 列女 (朱娥 张氏 彭列女 郝节娥 朱氏 崔氏 赵氏 丁氏 项氏 王氏二妇徐氏 荣氏 何氏 董氏 谭氏 刘氏 张氏 师氏 陈堂前 节妇廖氏刘当可母 曾氏妇 王袤妻 徐端友妻 詹氏女 刘生妻 谢泌妻 谢枋得妻 王贞妇 赵淮妾 谭氏妇 吴中孚妻 吕仲洙女 林老女 童氏女 韩氏女 王氏妇 刘仝子妻 毛惜惜 )]  
  
谢枋得妻李氏,饶州安仁人也。色美而慧,通女训诸书。嫁枋得,事舅姑、奉祭、待宾皆有礼。枋得起兵守安仁,兵败逃入闽中。武万户以枋得豪杰,恐其扇变,购捕之,根及其家人。李氏携二子匿贵溪山荆棘中,采草木而食。至元十四年冬,信兵踪迹至山中,令曰:“苟不获李氏,屠而墟!”李闻之,曰:“岂可以我故累人,吾出,事塞矣。”遂就俘。明年,徙囚建康。或指李言曰:“明当没入矣。”李闻之,抚二子,凄然而泣。左右曰:“虽没入,将不失为官人妻,何泣也?”李曰:“吾岂可嫁二夫耶!”顾谓二子曰:“若幸生还,善事吾姑,吾不得终养矣。”是夕,解裙带自经狱中死。
  枋得母桂氏尤贤达,自枋得逋播,妇与孙幽远方,处之泰然,无一怨语。人问之,曰:“义所当然也。”人称为贤母云
……

申伯三十六世 ( 炎帝 98  ):  ,  , 为会稽始祖 , 山史。 西武帝太康七年 ( 公元 286  ), 为国子祭酒 , 五胡乱华时 , 居越之始 , 即浙江始宁东山。批尤、、李三氏 , 生有二子 :(幼名裒)。

申伯三十七世 ( 炎帝 99  ) 幼名裒 , 字桓彝 , 幼儒 , 才兼文武 , 西晋时任太常卿 , 永和三年破有功,封福伯、吏部尚。妣周、焦、辜四氏 , 生有六子 : 奕、、安、、石、
申伯三十八世 ( 炎帝 100  ) :

●奕 ,  , 安西将军、豫州剌吏 , 妣王、程、柯三氏 , 生有五子一女 : 泉、靖、 瑜、康 ( 出承堂伯尚公 ) 、道韫、玄。道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人之一 , 王羲之子王凝之 ( 江州刺史左将军 ) 妻。奕永嘉六年(312)七月十九日生,升平二年(358)八月卒。

 , 字安石 , 文靖 , 开东晋元帝大三年 ( 公元 320  ), 卒于孝武帝太元十年 ( 公元 385  ), 享年六十六。官至吴兴太守、尚书仆射、州剌史 , 书监 ,  , 丞相太傅。因肥水之有功 , 先封建昌 , 陵郡公。妣琰妹 , 朱、成二氏 , 生有二子 : 、琰。

 , 字叔石 , 号少患 , 官至秘书郎 , 尚书仆射 , 征讨大都督 , 统率前线战事 , 为谢家第一将 , 因淝水之战有功 , 官迁中军将军 , 尚书令 , 封南康县公。妣杨氏 , 生有四子 : 敷、汪、蕙、猷。

申伯三十九世 ( 炎帝 101  ) :

字瑗度 , 安次子 , 军国之才 , 晋会 , 常侍 , 侍中 , 肥水之战进为辅国将军 , 因肥水 , 安、右、玄一 , 都有升 , 琰被封望蔡公。妣 , 生有三子 : 峻、肇、混。
 , 字幼度 , 小名羯 ,  , 淝水之Tags:历史 史上 上四 四个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谢氏网(www.xies5.com)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495576669@qq.com 谢氏网QQ群:333292127 粤B2-20100320
  • 本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QQ:99437381,我们会在两个工作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