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谢氏文化 >> 谢氏源流 >> 内容

赣州遂川杜撰“枋得-副中-福近-受七、受八”世系的分析

时间:2015/12/19 15:37:47 点击:

  核心提示:赣州遂川杜撰“枋得-副中-福近-受七、受八”世系的分析近日收到赣州市谢荣胜宗亲寄来的赣州遂川《谢氏族谱朴村联修》谱资料。遂川《谢氏族谱朴村联修》谱因为是奕公派、据公派、安公派近10个分支联合修谱,每个...
赣州遂川杜撰“枋得-副中-福近-受七、受八”世系的分析

 

      近日收到赣州市谢荣胜宗亲寄来的赣州遂川《谢氏族谱朴村联修》谱资料。遂川《谢氏族谱朴村联修》谱因为是奕公派、据公派、安公派近10个分支联合修谱,每个分支应该也有自己的老谱,这样的联合修谱难度很大,有错也正常,但错的太离谱,跟广东和平谢氏复汉-三赦公后裔犯错误有点类似。

      联合修谱常犯的错误:

      1、按分支祖传的老谱照抄,不加考证(例如:广东和平谢氏联修谱)

      2、各分支老谱认为对的就合在一起,不加考证(例如:赣州遂川朴村联修谱)

     现我们就来看赣州遂川《谢氏族谱朴村联修》谱奕公派分支是如何用“陆河叠山-洋春派、寿一公、寿七公、寿八公”族谱资料,错误地编造(杜撰)出“枋得-副中-福近-受七、受八”世系的,请大家重点关注下面图片的画线部分。

 一、首先看《和平谢氏族谱》无中生有编造“刚中-起-伯玉-景质、景彬-复汉、复清、复深”世系

首先看以下(图一)橙色方块内是复汉-三赦公后裔从龙川洋田迁和平的后裔族谱。龙川王(洋)田祖地的族谱清楚记载:刚中--超--伯瑾--景文、景和--复海、复涛、复渊、复浓、复澈、复汉。洋田迁居其他各地的后裔族谱也是这样。为何迁居和龙川一界之隔的和平复汉-三赦公后裔族谱会出现这么离奇的记载:刚中--起(“超”字形相近)--伯玉(抄错字“瑾”成了“玉”)--景质、景彬--复汉、复清、复深(二公找不到后裔),和平谢氏谱有复同祖复渊、复浓等族谱记载,也可回龙川看祖谱,只能说龙川迁和平的三赦后裔对族谱太不重视,联合修谱最致命之一就是只能按分支祖传的老谱照抄,不加考证。

图一:

赣州遂川杜撰“枋得-副中-福近-受七、受八”世系的分析

 

二、再看遂川《谢氏族谱朴村联修》谱各分支谱就合在一起编造“枋得-副中-福近-受七、受八”世系

 

 图二(谢士洋的赣州合谱资料)的画线部分可知道真实分派:陆河叠山-洋春派寿一公派寿八公派”族谱内容。

 

图二:

赣州遂川杜撰“枋得-副中-福近-受七、受八”世系的分析

赣州遂川杜撰“枋得-副中-福近-受七、受八”世系的分析

 

图三、四、五、六、七的赣州遂川朴村联修谱的画线部有奕公派有:峨溪一郎公派溪下受八公派湖南桥头受七公派据公江泉里龙寿七公派

图三:

赣州遂川杜撰“枋得-副中-福近-受七、受八”世系的分析

 图四:

赣州遂川杜撰“枋得-副中-福近-受七、受八”世系的分析

   图五:

赣州遂川杜撰“枋得-副中-福近-受七、受八”世系的分析
 
 图六:

赣州遂川杜撰“枋得-副中-福近-受七、受八”世系的分析

 图七: 

赣州遂川杜撰“枋得-副中-福近-受七、受八”世系的分析

 

看下面对比分析:

一)陆河叠山-洋春派

族谱对比:

1、赣州联合谱:38奕公--74枋得--75副中、刚中、则中-76福远、福近、福鸿--77冈生、三九郎-78复宣、复荣、复盛、复昌

 2、陆河叠山-洋春派:38安公-74应秀-75枋得(叠山)-76熙之、定之-77福远(信孙)、福逊(仁孙)-78冈生(元贵)、元贞、元宝、元良-79复宣(千一郎)、复荣(千二郎)、复盛(千三郎)、复昌(千四郎)、、、 

请点击看完整版:广东省陆河县叠山公派-洋春公派族譜

族谱分析:

         从1、2族谱可看出他们是同一世系源流--那就是陆河叠山-洋春公派,而赣州联合谱中的只是他的后裔分支谱。祖地的族谱世系很清楚-安公-枋得(叠山)派,而赣州的后裔分支谱出现了差错-变成奕公-枋得派(有些世系祖也变了)枋得生定之(刚中)、熙之(则中),有些族谱将“刚中”错写成“副中”,定之(刚中)生福远(信孙)、福逊(仁孙),有些族谱将“福逊”错写成“福近”。

 

二)广西贺县寿一公派

族谱对比:

1、峨溪一郎公字派:千复念二法,仕鼎景广俊,尊伯承宗志,奕世永兴隆,、、、、

2、叠山--寿一公字派:寿复念享松,仕鼎景祯祥,尊伯承宗志,奕远定兴隆,、、、、

请点击完整版:叠山-寿一公族谱

族谱分析:

        从1、2族谱的字派,可看出他们是同一世系源流--那就是叠山-寿一公派 寿一公世系也很清楚:78寿一-79复猷-念二-法亨-松溪--,而遂川朴村联修谱出现很大的差别-就是接错世系渊源,78复公之前各世系祖错误很多,这说明叠山-寿一公派迁遂川朴村的后裔族谱有了错误,联合修谱使族谱错上加错(在赣州合谱中“寿”一公错写成了“受”一公),世系源流都接错了分支,“枋得-定之-宗韶-寿一-复猷、复荣、复美、复裕、复渊。”错成“枋得-副中-福远-三九郎----一郎---千一郎-复猷、复荣、复美、复裕、复渊。

 

三)龙川寿八(伯瑾)公派

族谱对比:

1、朴村溪下受八公字派:受喜廷兴良,伯林仲成景,世绍瓒皇祚,益灵龙,祯泰任际逢,宗祖广勋德,、、

2、龙川寿八公字派:寿禧廷仁善,伯林仲成景,世绍翰皇祚,益霖纶,祯泰任际逢,宗祖广勋德,喜荣显尊荣。

(字派注解:廷坚公 字派:寿禧廷兴良,益灵龙,廷芳公字派:寿禧廷仁善, 实际中“顺”代替“勋”,刚开始是廷坚、廷芳公后裔使用,后来因为同是寿八(伯瑾)公后裔,上半县居住的复汉、复渊、廷秀公后裔也使用这些字派

 

保护“龙川上坪祖坟”的往事:
        我们祖先(名伯瑾,号寿八)于明洪武年中期(1380年左右)带着儿子景文(名禧新)、孙子复涛(号廷芳)等家人由江西赣州赣县锡洲迁广东惠州府龙川县上坪镇上坪村开居立业,几年后景文公长子复海(号廷坚,原从锡洲迁信丰小江开居立业)带着儿子均兴、婆兴等家人从信丰小江迁龙川上坪镇上坪村,后来复渊(号廷秀,有10个儿子)儿子君用也迁来上坪村。1400年前上坪寿八(伯瑾)公修叠山公祠,20-30年后明朝朱元璋御前侍卫指挥使龙川洋田的复汉曾孙谢子兰捐助数百金修整谢氏叠山公祠,后来叠山公祠遭土匪报复烧溃(叠山祠宇暨木柱并罹寇焚,赣南参将金文先闻而泫之)。
       谢氏家族在上坪开居立业后就派家人南下洋田村联系亲人(1371年赣县锡洲迁洋田村的景和-复汉-三赦公族人),几十年后家人南下龙川县城经商贩牛,经过山池村,看到山池地广人稀(无人居居),地势平坦,水草茂盛,就随手抓一把草塞进地里,第二年再经过此地时发现埋在地里草已经腐烂,土地肥沃,是开居落业的好地方。后来就组织族人南下山池建房屋[下镇建老围(围屋),上镇建田心老屋(围屋)],1500年前大部分部族人迁居龙川县山池村(距离上坪20公里),复海孙彦良居上镇,复涛孙善良居下镇。上坪村的田地当祖公田出租,房屋卖给他姓人家,只留下学堂附近的一个放租谷的仓库,每年一次秋天祭祖(一直到1949年解放),山池村(复海、复涛、复汉后裔)、洋田村(距离上坪60公里,复汉-三赦公后裔)、大领背(复渊后裔)等地宗亲,一早步行去上坪村拜祭寿八(伯瑾)公夫妻墓(寿八(伯瑾)公夫妻葬卒后葬在上坪村的田段中心(螃蟹过江,妣毛氏葬公右侧,廖氏葬公左侧)。祭祖后就在仓库里办大餐,天黑时族人就回到山池等地。因洋田离上坪远,祭祖不方便,后来就把祖婆神牌请去洋田。最后就成了上半县(山池、大领背等)拜祖公,下半县(洋田、黎咀等地)拜祖婆的习惯。
       1942年(我父亲17岁),有他姓的人要在上坪村寿八(伯瑾)公夫妻墓旁边新修墓地(破坏风水),山池的宗亲发现后制止),可那些人就是不听,那只有武力解决。于是山池宗亲们组织族人,因枪不够多,就发动去向亲戚借,我家有一条68枪(我爷爷是富豪,有田、有山、有石灰窑厂),我爸去他舅舅(我奶奶是岩镇陈屋富豪的大小姐)那借一条枪,又叫我妈去我外公(钟姓的绅士头人,现他家也有副省长、装备部长、市委秘书长、局长等)那里借了一条枪,100多人带了40-50条枪来到祖地上坪村制止他姓人在寿八(伯瑾)公夫妻墓旁修新坟,破坏谢氏家族风水,双方剑拔弩张,械斗一触即发,但我们人多、枪多,占尽上风,就在这时驻上坪的县保安队出现在现场,要求双方克制,协商解决,最后他姓人同意不在寿八(伯瑾)公墓地旁修墓,恢复原貌,最终取得保护祖坟的胜利。10多年前因上坪镇街道扩建征用上坪村30亩农田,寿八(伯瑾)公夫妻三人墓被迁往它地安居。

请点击完整版:寿八(伯瑾)公族谱

 族谱分析:

         从1、2族谱的字派,可看出他们是同一世系源流-就是龙川寿八(伯瑾)公派。可清楚知道赣州遂川朴村溪下的受(应该是“寿”写成“受”字)八公派系是从龙川县迁去的龙川谢氏开居祖寿八(伯瑾)公的孙子廷坚公后裔。寿八公的后裔族谱当然以祖地的族谱为准,赣州遂川朴村溪下的寿八公后裔族谱经他们的联合修谱后出错,“枋得(叠山)-刚中(或定之)-宗韶-寿八-禧新-廷坚、、”错变成“枋得-副中-福近-受八-喜新-廷坚、、”。

 

四)寻乌寿七公派

族谱对比:

1、桂东桥头受七公字派:受优振绳宏,富仰德凤居,奕淑佑、、、、

2、泉江里龙寿七公字派:寿福振绳宏,富仰德凤居,奕淑佑、、、、

族谱分析:

        从1、2族谱的字派,可看出他们是同一世系源流的寻乌寿七公派。并从字派看出1、2族谱是“寻乌寿七-福优”的后代,既是同世系渊源,为何就分成了“据公--耀新-寿七-福优”世系渊源的“寿七”公派”和“奕公--枋得-副中-福近-受七-福优”世系渊源的“受七”公派,可看出“寿”写成“受”字,那么寻乌寿七公派世系渊源是“奕公-枋得-寿公派,还是据公-耀新-寿公派呢【目前有6个寿公族谱记载是“枋得(叠山)-寿公派”,是寻乌寿七公族谱出错?】?

       据赣州(荣胜、士洋)族谱资料的记载:寿八公居惠州,后裔迁于都再迁赣县江口墟背,世系:据公-  耀新-寿八-福祥-传敏-宗达-远栋-功理(宗达是赣县江口墟背之始祖);我们龙川谢氏开居祖寿 八公居惠州府十一郡属青龙约上坪(迁居外地的后裔记载:居惠州或惠州府,),世系:奕公-枋得-刚中-宗韶-寿八-禧新-,会不会是赣县江口墟背谢氏就是龙川开居祖寿八公的后裔呢?他们与当地的寿七公后裔在联合修谱时(自认为寿七、寿八是兄弟,世系渊源应相同)同时认为寿公的正确世系:据公-  耀新-寿七、寿八,这个凝问只要看到“赣县江口墟背谢氏谱”才能解开。判断族谱记载的对与错,最直接依据是:调查记载是否和现在的实际情况相符。

 

五)枋得-寿公派

1、寿一公谱:枋得(叠山)-定之-宗韶-寿一--复献、复美、复荣、复裕、复渊、(请看寿一公族谱

2、寿二公谱:枋得(叠山)-定之-宗韶-寿一、寿二、、、寿十一(请看寿二公族谱

3、寿三、四谱:枋得(叠山)-定之-宗韶-寿一寿八、、寿十   (请看寿三、四公族谱

4、寿五公谱:枋得(叠山)-熙之(则中)、定之、刚中-宗韶-寿一、、寿八、、寿十  (请看寿五公族谱) 

5、寿八公谱:枋得(叠山)-熙之(则中)、定之(刚中)-宗韶(超)-寿一、、寿八、寿十一(请看寿八公族谱

6、寿十公谱:枋得(叠山)-刚中-拔宣-(请看寿十公族谱

标准世系:枋得(叠山)-定之-宗韶-寿一、寿二、寿三、寿四、寿五、寿六、寿七、寿八、寿九、寿十、寿十一

族谱对比:

族谱分析:

         从上面几本族谱可知寿公派正确世系:枋得-定之-宗韶-寿一、寿二、寿三、寿四、寿五、寿六、寿七、寿八、寿九、寿十、寿十一。各地族谱记载有少部分不同也合理的,因为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毫无差错的族谱。但为何寿八和寿十公渊源是奕公--枋得(叠山),其他寿公渊源是安公-枋得(叠山),有待考证,只要收集更多相关的族谱凝团就会慢慢解开。

 

全文总结:

1、赣州遂川朴村联修谱奕公派就是将陆河叠山-洋春派寿一公派寿七公派寿八公派凑合在一起编造(杜撰)“枋得-副中-福近-受七、受八”世系,这几个分支都有自己的祖居地族谱,祖居地族谱可信度高,外迁的后裔族谱往往错误很多,添枝加叶,可信度低。

2、赣州遂川朴村联修谱的峨溪一郎公派溪下受八公派湖南桥头受七公派江泉里龙寿七公派自认为他们都是枋得(叠山)派后裔,他们拿出各自的老族谱,但各自的老谱记载都有不同的地方,再加上外迁族谱差错比较多,修谱人员(修谱受时间、人力、财力等因素的限制,如回祖居地对谱?很难去一一考证)只能拼凑出自认为合理和正确的世系渊源。

3、从几本祖居地族谱和寿公谱可知只有“寿”公,并不存在“受”公,是外迁后裔将“寿”记成“受”。

4、草率的联合修谱不可取。各地同祖先的后裔族谱对同一个祖先名、字、号、讳、謚、生卒、祖居地、迁居地等的记载有多个版本,要认真核对加以考证才行,有的地方只记名、有的地方只记或字号等,这样错误地分成几了个分支。

5、若能看到完整的遂川朴村联修谱和奕公派几个分支的修联合谱之前的老族谱相信就更加清楚了。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谢氏网(www.xies5.com)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495576669@qq.com 谢氏网QQ群:333292127 粤B2-20100320
  • 本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QQ:99437381,我们会在两个工作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