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宗亲:
在追谱朔源、史料查考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蒲圻(赤壁)《谢氏族谱》所记载的本地谢氏始迁祖兴民公与别地史实记述有不一致或不相符的地方,现记述如下,以求证于有识宗亲。
一、万公、安公说。即蒲圻始迁祖兴民公是万公的后裔还是安公的后裔?
据湖北嘉鱼和通城《谢氏宗谱》记载:申伯公第七十、安公三十四世孙六十公,字少安,为宋嘉定皇帝驸马官。生子二,长子兴民公,字天曙,号德宇,官讳文八。宋绍定二年,公元一二二九(己丑)年正月初五申时生,咸淳乙酉年举孝廉,任湖北黄陂县教谕,署沔阳州训导,升汉阳府教授,由休宁迁楚之蒲圻县望湖畈。妣氏失考,生子另谱未叙,为蒲分始祖。次子任民公,字天孙,号德杰,官讳文三,为南宋银城(即通城)谢氏始祖。
而蒲圻《谢氏宗谱》记载:迁蒲一世祖兴民公为遵远公三子,万公第三十七世孙,字天曙,号德宇,生元至元己卯年,原籍江西南昌府朱氏巷,任汉阳教谕,徙湖广武昌府蒲圻县白洋方秀畈尹家冲,为蒲圻一世祖。卒后始葬尹家冲,后迁葬月山,配雷氏,生子四,葬尹家冲,又配毛氏,葬木田畈。
以上两种记述,异同有别,相同之处是:兴民公的名、字、号,出任官职以及迁蒲始祖等记载均为一致,而记载的不同之处较多,现列表以示:
|
父名 |
祖籍地 |
兴民公世次 |
生年 |
卒年 |
葬地 |
配氏 |
兄弟 |
经历 | |
申伯公 |
安、万公 | |||||||||
通城谱 |
六十公 |
安徽休宁 |
71 |
安34 |
1229 |
不详 |
不详 |
不详 |
兴民 任民 |
墓志:时公二男皆在军战败后隐居蒲圻 |
蒲分谱 |
遵远公 |
自楚山公迁江西南昌朱氏巷 |
74 |
万37 |
1279 |
不详 |
始葬尹家冲,后迁葬月山 |
雷氏、毛氏 |
兴福 兴朝 兴民 兴时 |
时任汉阳教谕,后辞官迁居蒲圻 |
二、能轩、秀轩说。即兴民公是能轩公后裔还是秀轩后裔?
赤壁(蒲圻)《谢氏族谱》对兴民公世系记载为:夷吾—瑀—居贞—仲庸--景隽—瓒—衡—裒—万—韶—淋—瞻—麟—洪正—仕会—永吉—瑞卿—达轩—凤—文定—章远—叔度—世杰--安仁—德昭—慎言—天启—君贤—纪明—师古--昌禹--元敬(昌禹公长子)--与仁--能轩--望--模--和甫(字清源)--公信--伯成--君用--德卿--西墅--楚山--遵远--兴民
即兴民公为能轩公后裔
而《谢氏血脉志》对兴民公世系记载为:夷吾—瑀—居贞—仲庸--景隽—瓒—衡—裒—万—韶—淋—瞻—麟—洪正—仕会—永吉—瑞卿—达轩—凤—文定—章远—叔度—世杰--安仁—德昭—慎言—天启—君贤—纪明—师古--昌禹—元安(昌禹公次子)--与义--秀轩—恭—朴—清源—果—襄—崇文—宗泽—景安—兴民
即兴民公为秀轩公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