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宗亲:
大家好! 借此机会,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谢姓源流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不少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 对谢氏源流有新的研究和考证,同时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史枓和文章,给我族人极大的启迪,至今仍但未定论。近期学习了陈瑞松编主编《阳夏谢氏》族谱和河南省太康县(古阳夏)谢氏文化研究会主办的《谢氏天下》创刊,上面登载刘纪宇、谢汉清、任崇岳、谢剑峰、谢超、谢国芳等发表的有见解的文章和有学识史料,倡导族人正本清源。我冒昧摘辑部分史料,提供大家学习考证与探讨。
一、谢氏起源于射
根据中国古文学家段玉裁、朱骏声、郭沫若、杨树达、罗振玉、陈梦家、唐兰等认为,谢族人远古聚居深山密林,发明和使用弓箭,是以射猎为生的部落。《山海经》曰:“在穷山之际,西射之南”,说明射族之南为有熊国也。射族在历史进程中,搭榭便于射猎,引出言射为谢。
又据任桂园编著的《大巫山文化》记载:所谓十巫,是出自大巫山的氏族,使黄帝的后代。他说:大巫山的形成,于30亿年前,有十二峰……大巫山的部族,都以野山动物为图腾,随着人们的交往,部族间的融合,综合各部族图腾的特点,选用以鹿的角、马的脸、鱼的鳞、蛇的身,组织共同的图腾——龙,也是当今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是龙的传人。
二、谢氏盖鼻祖于黄帝
据《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云: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藤、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王谟辑《世本氏姓篇》中说:“任姓建在十个小国(也称十族),谢、薛、章、舒、吕、祝、终、泉、毕、过”。又据《左传.隐公十一年》载:“任姓建有十个国家,其中第一姓为谢国。”《南阳县地方志》也记载:“任姓又分为十族,其一谢居谢水,到夏、商、周,谢族演变为诸侯国,因国弱小,故少见史册。到西周末,谢失去其国,子孙迁徙他地,以国为姓。至商末或周初,成周时,谢国(谢邑)迁于唐河、南阳一带。
我国最早记载姓氏渊源成书,于战国末汉初的《世本》记:“谢,任姓黄帝之后”。相继有东汉王符、宋代邓名所注说:“谢出自黄帝之后”。宋朝大文豪欧阳修也说:“谢之先出黄帝之后,任姓之别为十族,谢其一也”。到了清代学者郝懿行撰写的《丽书堂.谢氏族谱叙》说:“谢氏之先,盖鼻祖于黄帝”。
三、谢姓与申伯关系
西周是在公元前1046年建立的,是封建和奴隶社会王朝,以宗法制度、王权与族权为核心。当时,周公、召公二相公共立太子,为周宣王。最高统治者是周太子,建立周姓或异姓的诸侯国。
周宣王为了抵御南方楚国的侵扰,把谢邑赏赐给申国并命令召伯虎给营造新的都域。从此,谢邑的谢人孰受到申伯的统治,变成申伯的奴隶。所以,申伯与谢人的关系,是国君与臣民关系,是统治与被统治关系。两者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不管是西申、南申、东申都与谢姓没有血缘关系。黄帝的后裔谢姓和炎帝的后裔姜姓也没有任何关系。
谢人失国之后,疆土都被申国吞并了,谢人被分配给申国做奴隶。这一切说明,谢国被西周灭亡,疆土被申国侵占,国人已成为亡国奴,由于谢人长年累月拜的是申伯,后人就把奴隶主申伯讹为谢姓“始祖”。对于谢姓的错宗,从来没有人探讨过,特别是西周的宗法制度对谢姓源流的影响,其实申伯一天也没有姓过谢,申伯的先祖是来自孤竹国。
四、谢姓是古老国家
从谢的起源来说,从夏朝就有谢人和谢国,而谢国立国比南申立国时间早近二千年。谢国和谢姓的存在比西周的建立早一千多年。据南阳师范学院谢东华、郑先兴合撰文中说:“申伯分封之前,谢邑早就存在”。北京社科院李江浙在《谢氏起源考》说:“谢在商代以前,很久便早已发现其社会聚落功能”。惟其如此,随着谢邑居民在各地居民不断交往中,获得谢人诸称的出现,其人以谢为氏,也就同步产生。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王大良在《谢姓与黄帝的关系》中说:“谢国是与夏王朝一样古老的国家”。毕生在唐河工作的学者申光亚在《古谢邑。今址考》中说:“谢邑与谢姓在申伯迁封之前,就早已存在”。河南省社科院任崇岳、中国科学院袁文达撰文说:“谢氏第一支出自任姓,谢姓任姓分支”。按阳夏《谢氏族谱》称:“任姓组建十国,第一国为谢国,最早立国也在洛阳。谢姓是黄帝之少子禹阳的后代”。同时,发现一千七百多年前,太康、唐序宋本《谢氏族谱》是中华谢氏第一谱、孤本,并确认开基始祖谢缵公为一世。曾任三国时期魏国的典农中郎将,卒于洛阳。
谢姓已有1700万人口,百家姓中排行24位,是个大族之一,不能认毫无血缘关系的申伯为始袓,时至今日是应该纠正过来,不能再讹传讹了。
粤东两陆谢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谢燕
2010年秋
来源:广东谢氏网 http://xs.swddd.com